少昊
昊又作皥、皓、颢。又称青阳氏、金天氏、穷桑氏、云阳氏,或称朱宣。相传为己姓,名挚(或作质),系黄帝之子,生于穷桑(今山东曲阜北),能继太昊之德,故称少昊或小昊。都于曲阜(今属山东),设官分职,皆以鸟名(《左传·昭公十七年》),死后葬于曲阜之云阳。
昊又作皥、皓、颢。又称青阳氏、金天氏、穷桑氏、云阳氏,或称朱宣。相传为己姓,名挚(或作质),系黄帝之子,生于穷桑(今山东曲阜北),能继太昊之德,故称少昊或小昊。都于曲阜(今属山东),设官分职,皆以鸟名(《左传·昭公十七年》),死后葬于曲阜之云阳。
即“弃隶缩赞”。
书名。清李学孔撰。四卷。学孔以刘恕《通鉴外纪》端绪难明,乃订正其文,撰成是书。上起盘古氏,下迄周幽王。材料大抵摘拾罗泌《路史》,加以臆断,未必出《通鉴外纪》之上。
①秦置。治今江苏昆山市东北。西汉属会稽郡。东汉属吴郡。南朝梁后废。东汉末孙权封陆逊为娄侯;三国吴黄龙初封张昭为娄侯,皆即此。②清顺治十二年(1655)分华亭县西部置。治今上海市松江。与华亭县同为松江府
泰又作大、太。西周开国大臣。泰氏,名颠。相传原以捕猎为业,周文王闻其贤,用以辅政。
汉代品质醇厚的名酒。《汉书·平当传》颜师古注引如淳曰:“律,稻米一斗得酒一斗为上尊。”皇帝常以此与养牛并赐大臣。成帝时丞相匡衡乞骸骨,得赐上尊酒、养牛。策免三公时,间或赐之。成帝策免丞相翟方进,使尚书
唐长安大明宫含元殿正南升殿阶道。因含元殿屹立龙首原南沿,高出地面10余米,故自殿前培土砌砖,修三条平行斜坡阶道达于地面,各长70余米。中道宽25.5米,两侧道各宽4.5米,距中道间隔均为8米许。坡分三
东汉顺帝年号(132—135)。凡四年。
亦称西赵英子蛮、明州僚。古族名。唐代分布在今贵州东部。首领赵氏。贞观三年(629),遣使入朝。二十一年以其地置明州(今贵州思南以南地区),命首领赵磨为刺史,隶黔州都督府。其地山险洞深,土宜五谷,部众依
书目名。清初黄虞稷辑。三十二卷。作者曾充《明史》纂修官。其千顷堂藏书六万余卷,辑成书目。注录多宋、辽、金、元、明人著作,以明代为主。清修《明史》,其艺文志即以此书目中明人著作为蓝本,而加以补缀。明人著
仆(僕)官名。(1)西周置,亦作大仆、大仆正、太仆正。《周礼》列为夏官司马属官,下大夫,掌供天子舆马,传达王命。秦、汉为九卿之一,掌御用车马和畜牧业,秩中二千石。新莽改称太御。东汉复原名,除御用车马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