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草斋
明谢肇淛室名。肇淛,字在杭,福建长乐人,万历进士,官至工部郎中。收藏宋人诗文集颇富。著作有《小草斋稿》、《五杂俎》等。
明谢肇淛室名。肇淛,字在杭,福建长乐人,万历进士,官至工部郎中。收藏宋人诗文集颇富。著作有《小草斋稿》、《五杂俎》等。
散官名。金、元皆置。金二十五阶之第二十三阶,秩正九品下。元十四阶之第十二阶,秩正八品。明洪武四年(1371)置为钦天监散官,以授五官挚壶正。十五年废,改依文散官分授。
书名。(1)东汉高诱撰。二十一卷。唐以后残缺不全,仅存十卷。(2)宋鲍彪撰。十卷。《战国策》旧有高诱注,至宋而残阙已甚。彪考《史记》诸书,重加注释,以纠高注之讹漏。稿凡四易,于绍兴十七年(1147)成
周代指中士、下士。《逸周书·王会》:“中台之外,其右泰士,台右弥士。”王应麟云:“弥士,盖中士、下士。”
亦作邆澹诏或越澹诏。唐初滇西六诏之一。与浪穹诏、施浪诏合称为“三浪诏”。在今云南洱源县邓川。为浪穹诏主丰时弟丰咩所建。丰咩初袭邆赕,为唐御史李知古所杀。其子咩罗皮自称邆川(即邆赕)州刺史,与南诏皮逻阁
官名。明清都察院专差御史。明代设巡视仓场御史、提督京通二仓御史,不时巡查。清代沿置,初差一人,后差、停不定。雍正五年(1727)定京、通仓各差一人,乾隆四十三年(1778)增内仓一人。因巡仓御史科、道
元地方区划。指直属御史台(内台)的八道肃政廉访司道,即山东东西道、河东山西道、燕南河北道、江北河南道、山南江北道、淮西江北道、江北淮东道、山北辽东道。
?—前144即梁孝王。汉文帝次子,母窦太后。文帝时先后受封代王、淮阳王。文帝十二年(前168),徙为梁王,领四十余城,居天下膏腴之地。吴楚七国反,因坚守睢阳(今河南商丘南)有功,又为太后少子,赏赐无数
?—1867清山西代州(今代县)人,字鲁川。道光进士。咸丰三年(1853)派往山西参与军务。十一年授庐州知府,随胜保镇压捻军,加道员衔。后历署凤颍六泗道、安徽按察使、补徽宁池太广道。著有《微尚斋诗文集
明天启、崇祯间私铸铜钱之一种,质地滥恶。
丛书名。清梅文鼎著,梅瑴成编。《梅氏历算全书》问世后,其孙瑴成嫌其排列欠妥、校雠不精,遂组织族人重新整理,卷次亦重新安排。乾隆二十六年(1761)编成。其子目依次为:《笔算》五卷(附《方田通法》、《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