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策
选拔官吏的考试方法之一。又称“策试”。始于汉文帝前元二年(前178)。办法是由皇帝提出一些政治、经义方面的问题,由被荐举的士人回答。后科举考试也袭用此法。如宋元明清的殿试,即考试策问一道,由省(会)试合格的士人当场笔答,以决定最后的录取及名次。这类策试一般在殿廷举行,故俗称“金殿对策”。
选拔官吏的考试方法之一。又称“策试”。始于汉文帝前元二年(前178)。办法是由皇帝提出一些政治、经义方面的问题,由被荐举的士人回答。后科举考试也袭用此法。如宋元明清的殿试,即考试策问一道,由省(会)试合格的士人当场笔答,以决定最后的录取及名次。这类策试一般在殿廷举行,故俗称“金殿对策”。
官名。(1)秦、西汉初典客副贰。参见“典客”。(2)西晋、北齐、隋、唐典客署次官。唐置二至三员,从八品下。宋代省。金代复置,从七品。参见“典客署”。典客署 官署名。西晋置,掌接待少数民族等事务,隶大鸿
宋德兴(今属江西)人,一作鄱阳(今江西波阳)人,字季亨,别号深山。私淑黄榦、董铢。所著《尚书辑录纂注》,采拾诸家,不守一师之说。
北魏太平真君七年(446)置。治今山西忻州市西北,宣武帝时移治九原城(今忻州市)。辖境相当于今山西滹沱河、牧马河流域。北周大象元年(579)移治广武县(今代县西南)。隋开皇五年(585)改为代州。
?—1265南宋眉州井研(今属四川)人,字存斋。魏了翁弟子。嘉定进士,对策即极言宰相史弥远之过。助李心传修纂《四朝会要》和《中兴四朝国史》。入对,言大臣不公不和六事,陈备边三策。出为吉州通判,转衢州。
见“发运使”。
官署名。宋代置。属太府寺。绍兴七年(1137),命左藏库监中门官兼编估事,对福建、广南、两浙三路市舶所交纳香药杂物及诸州、军所送无用赃罚衣服等进行估价,除供应朝廷外,送杂卖场出卖。九年专置编估官,十一
官阶名。清乾隆三十二年(1767)置,为武职之从七品封赠。五十一年,改名为武信佐骑尉。
车名。宋载物大车。车身有箱无盖,驾车人在中间。前以骡、驴二十余头或牛五至七头牵引,后系骡驴二头,遇下峻岭险坡,使倒拽以令缓行。车两轮与箱齐,后有两斜木脚拖。中间悬铁铃,行时作响,使行人闻声相避。能载物
广东潮州至汕头铁路。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华侨张煜南请设公司承办此路,得到批准。三十年兴工,三十二年工竣,全长42公里,用资本一百八十余万元。此路为中国完全商办铁路之始,张煜南获赏三品京堂候补职衔
即“崔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