宾孟
即“宾萌②”。
即“宾萌②”。
西汉楚人。从刘邦平定天下,以善辩出名,常周旋于各诸侯国。高祖十一年(前196),出使南越,宣扬朝廷声威,使南越尉赵佗臣服。旋拜为太中大夫。诸吕擅权时,病免家居。后为丞相陈平划策,协调将相关系,于诛诸吕
官署名。大都督始置于三国时期,是因战争而临时设立的加官。晋、南北朝皆不常置。北齐文宣帝天保九年(558),济南王殷以太子监国,立大都督府,与尚书省分理众事,开府置佐。赵郡王高叡以侍中摄大都督府长史。唐
1283—1344元婺州兰溪(今属浙江)人,字正传。至治进士。为高邮县丞,调宁国路录事,迁池州建德县尹。后以中书左丞吕思诚、侍御史孔思立称荐,为国子助教,寻升博士。至正三年(1343)因母丧南归,次年
亦作帷冒。周围垂网的帽子。一说创于隋代。唐初贵妇人外出戴幂䍠,全身障蔽。永徽中,始用帷帽。武则天时,两者兼用。中宗以后,无复用幂䍠。后宫人随驾出行,皆胡服乘马,海内效之。甚
①(502—549)北魏末太原(治今山西太原西南)人,字元轨。有武艺。初随叔广平内史王老生征讨,以军功除给事中,赐爵白水子。永安二年(529),从并州刺史元天穆讨邢杲被俘。永安二年(529)降梁之北海
篇名。《抱朴子》外篇之一。东晋葛洪著。依据荀子、韩非的一些观点和原始社会的某些传说,对鲍敬言的无君、无神观点逐条予以非难。指斥“鲍生敬言,好老庄之书,治剧辩之言,以为古者无君,胜于今世”。宣称:“乾坤
学校名。清光绪十四年(1888)武训在山东堂邑县(今聊城)柳林镇创办。只设经学班,学生五十余人,聘举人、拔贡充任教师。次年,在馆陶县杨二庄又设一义塾。二十二年,在临清御史巷又设一义塾。
周人。宣王大臣。姜姓,宣王舅父,受褒赏,改封于谢(今河南南阳南)。申国对巩固周朝南土起重要作用。青铜器《仲爯父簋》记有此人。
官名。南朝梁、陈置,掌宫廷用马,属太仆卿。隋初置二人,为龙厩署次官,从九品上。大业三年(607)改名典厩丞。
官名。铠曹长官。西晋末置,东晋、南朝宋沿置,七品。又称铠曹参军事。唐初王府置,太宗废。十六卫、太子卫率亦置,随曹改为胄曹参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