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历史百科>历史知识>安南之役

安南之役

清乾隆中,安南(今越南)归仁府阮文岳、阮文惠兄弟发动西山起义,征战十余年,打败黎氏王朝,国王黎维祁出走。乾隆五十三年(1788),清廷以黎氏守藩奉贡甚谨,欲复黎朝统治,遂派两广总督孙士毅统兵征安南。清军出关后,下谅山、宣化,渡富良江(今红河),占河内,复立维祁为王。次年,清兵欢度年节,未设防备,文惠大举反攻,清兵仓皇应战,兵败。士毅夺渡富良江,尽弃粮械弹药,斩桥断后,广西提督许世亨等官兵万余人不得渡,多挤溺而死。维祁亦逃至中国。文惠恐清廷再次出兵,乃遣使乞和,并改名光平,上表纳贡。清廷遂封光平为安南国王。乾隆五十五年,高宗八十岁生辰,光平亲自至北京、热河祝寿。

猜你喜欢

  • 右大都督

    官名。北魏末置。与左大都督同为军事行动副长官,辅佐主帅统领大军,位*左大都督下。

  • 安肃军

    北宋景德元年(1004)改静戎军置。治安肃县(今徐水县)。属河北西路。辖境相当今河北徐水县东部。二年于此置榷场,与辽贸易。金天会七年(1129)升为徐州。

  • 孚惠全书

    书名。清彭元瑞编辑。六十四卷。乾隆六十年(1795)成书。汇集乾隆一朝关于蠲免赈贷的谕旨、御制诗章,分类分事,按年月编排。有清刻本。

  • 阴平县

    ①东晋侨置。治今四川江油市东北。为北阴平侨郡治。西魏废帝二年(553)改名龙安县。②东晋侨置于苌阳县(今四川德阳市西北),为南阴平侨郡治。北周废。

  • 丁零

    也作丁令、钉灵、丁灵。古族名。一说魏、晋、南北朝时的敕勒,隋唐时的铁勒皆其苗裔。原游牧于匈奴之北,公元前三世纪左右居北海(今贝加尔湖)一带的丁零为匈奴征服,匈奴置“丁零王”以统之。东汉元和二年(85)

  • 伍举

    春秋时楚国人。因食邑于椒,又称椒举。伍参之子,妻王子牟之女。后王子牟获罪出奔,他惧牵连而奔郑,又欲至晋。楚令尹子木惜其才,召他回楚,后又使聘于郑。楚郏敖四年(前541),公子围杀楚王郏敖自立,是为楚灵

  • 马肩龙

    ?—1227金宛平(今北京西南)人,字舜卿。太学生。正大三年(1226),旅居凤翔(今属陕西)。次年春,蒙古军攻德顺州(今甘肃静宁),被节度使爱中招往守城,假以凤翔总管府判官。后城破被杀。

  • 榆次县

    西汉置。治今山西榆次市。北魏太平真君九年(448)并入晋阳县,景明元年(500)复置。北齐文宣帝时改置中都县。隋开皇十年(590)复改名榆次。历属太原郡、并州、冀宁路、太原府。1954年城区析出设市,

  • 宫学生

    后宫女职。北魏置。择没入宫掖幼女中聪颖者入宫学,授以诗书,而后委以女尚书等需要文化的职务。

  • 万年宫

    见“九成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