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历史百科>历史知识>守制

守制

古代居丧制度。在守制期内谢绝应酬,不得应考、婚嫁,现任官则须离职。各代规定繁简不一。明代凡国丧、品官及庶民丧亡,皆分其同姓九族、异姓母、妻族亲疏之等,守丧三年。实际以二十七个月为满,不计闰。洪武七年(1374)定制:子为父母,庶子为其母,皆斩衰三年。清代官员父母或祖父母亡,解职归家居丧二十七个月,终制后起复。满蒙京官守制,百日后可赴原任衙署办事,但不参与朝会、祭祀,期满起复。

猜你喜欢

  • 赵武孟

    唐甘州张掖(今属甘肃)人。举进士。由长安县丞累官至右台侍御史。著有《河西人物志》。已佚。

  • 平夷策

    书名。清赵沅英撰。稿本。作者为广东新会生员,咸丰七年(1857),英军侵占广州后,他连续上书献策,于用兵、地势、派捐、团练等皆有指陈。是书即为七篇上书的汇编,反映了当时士大夫阶层的认识及态度。已收入《

  • 休著各

    即“独孤”。

  • 叶密里

    即“叶密立”。

  • 常朝

    朝仪。属嘉礼。包括朔望起居礼及早、午、晚朝等。其仪式简于大朝会之仪。宋制:每日一朝。两省官及文武百官赴文德殿,东西相对立班。以宰臣一人押班,闻传不坐,则再拜而退。明洪武初定于初一、十五日,皇帝皮弁服御

  • 书判拔萃科

    铨选试法之一。宋承唐制,建隆三年(962)置,命资格未至的选人试判三道,从律中出题,合格者分成五等,特予放选授官或超资授官。天圣七年(1029),重定试法:应试选人录所撰判词三十道,送流内铨,词理优长

  • 百工衙

    太平天国管理百工技艺的生产机构,性质与诸匠营相同。金田起义后在太平军中始设,建都天京(今南京)后扩及社会。军中设有典炮、典旗帜、典红粉(即火药)等九种,分别生产军用物品。在天京设有典织衙、典竹衙、油漆

  • 钓桥

    亦称吊桥。城守器械。其制,如桥上施铁环,贯以二铁索,副以麻绳系属于城楼上,桥后去城约三步,立二柱,各长二丈五尺,开上山口,置熟铁转输为槽,架铁索并绳,贵其易起。若城外有警则楼上使人挽起以断其路,亦以护

  • 续经

    战国时赵国人。与李欬为友。后赵欲捕李欬,他与李欬奔卫。旋向卫吏告密,李欬被捕,他因而仕赵为五大夫。时人鄙视其行,不与同朝。其子孙亦无人与之交友。见《吕氏春秋·无义》。

  • 毛方平

    南宋衢州(今属浙江)人。为四川茶马司干办公事。吴曦叛宋,他与杨巨源等策划诛之。著《耆定录》及《毛氏寓录》,今佚。四库著录《丁卯实编》一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