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历史百科>历史知识>头陀教

头陀教

元代佛教的一个苦行派别。头陀(梵文Dhuta的音译)义为“抖擞”,即去掉尘垢烦恼。传自天竺,盛于南朝齐、梁。有十二种修行规定,称“头陀行”。如著粪扫衣(用被遗弃的破布缝制的僧服)、常乞食、住阿兰若(远离人家的空闲处)等。元代成为独立的教门,朝廷设诸路头陀教门都提点,各路设头陀教禅录,管理治下头陀禅师。头陀禅师与俗人诉讼,由禅录与地方官员共同裁断。

猜你喜欢

  • 漕粮民折官办

    清代漕粮征收法之一。州县官向纳粮民户征收折色,而后采办粮谷,漕运京师与通州各仓。地方官多贵折贱购,从中渔利。

  • 黄开榜

    ?—1871清湖北施南(今恩施)人。咸丰四年(1854)随清军转战湖北、安徽,镇压太平军、捻军,累擢都司、游击、副将。十年会同诸军击败增援凤阳的捻军张乐行部,以总兵记名。后因歼灭薛成良部而加提督衔,授

  • 郑元庆

    一作郑庆元(《碑传集》)。清浙江归安(今湖州)人,字芷畦,又字子余。善治经学,与万斯同、毛奇龄、胡渭等交往甚密。雍正间卒。所辑《行水金鉴》,载河、淮、汉、江、济、运诸水之变迁及漕运等有关历史资料。另著

  • 上海豫晋秦陇协会

    清末革命团体。宣统三年十月(1911.12)旅沪豫晋秦陇人士发起组织,反对袁世凯将该四省摈于停战专条之外而加紧进攻北方民军的阴谋。

  • 鄂岳

    唐方镇名。乾元二年(759)置鄂、岳、沔三州都团练守捉使,大历八年(773)以后为鄂岳观察使。永贞、元和间,宝历、太和间,大中初期,文德、天祐间曾为武昌军节度使。治鄂州(治今湖北武汉市),辖境时有改变

  • 格谦

    ?—617隋厌次(今山东惠民东南)人,一说河间(今属河北)人。大业九年(613)率众反隋,以豆子䴚(在今山东惠民北)为根据地,自称燕王,拥众十余万。十二年底,隋江都通守王世充率军镇压,他

  • 绍武帝

    即“朱聿��”。

  • 北庭都元帅府

    元至元十八年(1281)置别失八里宣慰司都元帅府。元贞元年(1295)改立北庭都元帅府。治今吉木萨尔县西北。延祐时,辖境相当于今新疆乌鲁木齐、吉木萨尔、奇台、阜康、米泉等市、县地。后废。

  • 黄穋稻

    亦称黄绿稻、黄绿谷、黄六稻、黄穋禾。一种生育期很短的早熟水稻品种。一般种于洪水泛滥之后的湖田,也用作二季晚稻,其特点是晚种而早收。宋元以后在湖区稻田广泛使用。对与水争田有一定贡献。

  • 巴济吉尔伯克

    官名。或作巴吉格尔伯克、巴济格尔伯克。新疆维吾尔语音译。职司税务,尤指司牲畜税者。清乾隆二十四年(1759)定为六至七品。光绪十三年(1887)废。参见“伯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