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历史百科>历史知识>大中正

大中正

①魏、晋、南北朝、隋、唐时期负责评定士族内部品第的官员。东汉献帝延康元年(220)置中正,评定士族品第。三国魏齐王曹芳时在郡中之上设州大中正,核实郡中正所报的品、状,主管州内士族品第的评定,并有推举和罢免郡中正的权力(须经司徒府通过)。本官的设立是当时地方士族势力扩大的结果。两晋、南北朝沿袭此制。州大中正由司徒选授,本乡内“乡品”二品的士族高门可以参预其推举,出任者皆为乡品二品的士族高门,许多家族世代相袭。北魏后期选授较滥,恩幸、阉宦亦有任此职者。北齐时规定州大中正须由京官担任,如官职调出京师,则不能担任此职。隋不置。唐高祖武德七年(624)正月复置,以本州门望高者领之。太宗贞观初罢。北魏时无品,无禄,但有罪时可当刑。北齐时州大中正视五品。唐代无品秩。除州设大中正外,有时都、国亦置大中正,位在小中正之上,并可推举小中正。❷官名。唐时渤海国中正台主官,员一人,比御史大夫,居司政(比仆射)下。

猜你喜欢

  • 中外大事报

    杂志名。清光绪二十五年七月十日(1899.8.15)在上海创刊。旬刊。朱凤衔、高翔经理,天记书局发行。言论倾向维新派。设论说、杂文、外论汇译、训政实录、各国近事、各埠近事、路透汇电、海国丛谈等栏目。发

  • 准备差使

    官名。宋代制置使、留守、经略安抚使、安抚使、转运使、都大提举茶马、主管殿前司公事等属官,以备临时派遣处置各种事务。

  • 盘头

    又称挑水盘头。海塘附属工程名。实际上是海塘迎水面的挑水坝,坝身呈半月形。分为“草盘头”(又称“柴盘头”)和“石盘头”两种。清雍正七年(1729)浙江巡抚李卫在海宁主持修筑“挑水盘头大草坝”五座,抵御顶

  • 朗州

    隋开皇十六年(596)改嵩州置。治武陵(今湖南常德市)。唐辖境相当今湖南常德、桃源、汉寿等市、县地。北宋大中祥符五年(1012)改为鼎州。濒洞庭湖,唐时兴修水利工程,溉田甚多。五代末周行逢割据湖南,曾

  • 庭闻录

    书名。清刘健撰。成于康熙五十八年(1719)。有清刻单行本、豫章丛书本、楚之梼杌本、北京图书馆藏抄本、上海书店清代历史资料丛刊本。六卷,附录一卷。记述吴三桂降清受封、执杀永历、拥兵云南、变乱称帝、最后

  • 宋武公

    ?—前748春秋时宋国国君。公元前765—前748年在位。名司空。宋戴公之子。其女仲子,嫁鲁惠公,为鲁桓公之生母。他死后子力继位。

  • 苏村

    地名。在今河南开封市东南十里。北宋建中靖国元年(1101)修苏村西堤;元延祐七年(1320)河决苏村,皆即此。

  • 路矿学堂

    学校名。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督办关内外铁路大臣袁世凯、胡燏芬筹设铁路学堂,聘英国人葛尔飞为总教习,并订立学堂条规为试办章程。嗣铁路局以学堂功课,必须研究机器,遂改在唐山开设。次年开平矿务局请求另

  • 金陵大学

    学校名。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由美国基督教各教会在南京设立的汇文书院等教会学校合并而成,推包文(Arthur John Bowen,1873—?)为校长,文怀恩(John Elias Willia

  • 南汉地理志

    书名。清吴兰修撰。一卷。据《五代史》、《宋史》、《太平寰宇记》、《舆地广记》等书有关五代南汉国疆域的记载编成。详列南汉所属六十二州、二百一十四县,引证资料皆明出处。有附注,略考建置沿革和诸书异同,对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