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郎
官名。北魏时鲜卑族称主为郎,即城主之谓。
官名。北魏时鲜卑族称主为郎,即城主之谓。
今广东珠海市西南珠江口外大横琴岛深井附近海湾。南宋景炎二年(1277)帝昰在此遇飓风,舟败几溺。
1096—1139宋延安(今属陕西)人,字希贤。以父荫补官。张俊选为部将。建炎二年(1128),随俊平秀州军校叛变,以功迁御前中军统制。后守明州,破金前军。绍兴元年(1131),讨叛将李成,迁神武右军
渤海国十卫之一,相当唐十六卫,置大将军一人、将军一人。
书名。明谢肇淛撰。十卷。肇淛,字在杭,福建长乐人,万历间曾任云南右参政。天启元年(1621)擢广西按察使。此书分版略、胜略、产略、俗略、绩略、献略、事略、文略、夷略、杂略等十略,内容大多取材于明代所修
书名。近人沧桑客编。一册。分列传记、舆论、夜后之罪案、女侠遗稿、悲秋词五卷,附秋瑾就义时事小说一篇。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广东印行。
即“六祖坛经”。
即“杨简”。
唐宫廷乐队名。玄宗时,于梨园弟子法部中,更选艺人三十余人,皆十五岁以下,称为小部音声,常于长生殿奏新曲,简称小部。
南宋绍兴十四年(1144)分利州路置。治兴州(后改沔州,治今略阳县)。辖境相当今陕西留坝、略阳、凤县等县以西,甘肃岷县、礼县、两当等县以南和四川青川、平武以北等县地。此后屡有分合。蒙古中统元年(126
或隶定为。商代祭名。见于商代甲骨文。卜辞中以酒祭祀有单用、与其他祭名合用,或与用牲之法同用。如武丁时期卜辞有:“翌丁亥,酒于大丁”(《殷墟文字乙编》第4510片)。“彡酒于上甲”(《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