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通译局
官署名。清邮传部下属机构,掌搜集、翻译各国船、路、电、邮四政图书资料。设提调、帮办、编辑等官职,下置编译、测绘、官报、总务四处和交通研究所。
官署名。清邮传部下属机构,掌搜集、翻译各国船、路、电、邮四政图书资料。设提调、帮办、编辑等官职,下置编译、测绘、官报、总务四处和交通研究所。
宋末元初漳州(今属福建)人。元初与其侄(一说为子)陈吊眼等人在汀漳地区组织畲民起义抗元,坚守在漳浦的九层漈畲。至元十九年(1282)四月,受元廷招抚。一说两年前元军攻高安砦时兵败被杀。
杂志名。清光绪三十二年八月一日(1906.9.18)在南京创刊。半月刊。江南商务局主编,南洋官报局印刷,夏仁瑞、陈嘉溎、谢潘裔等主笔。以刊登商务奏议、公牍、律令为主,译录外人论说。宣统二年二月(191
历(歷)书名。清蔡尔康与美国人林乐知编译。此书原名《李傅相历聘欧美记》,由上海广学会于光绪二十五年(1899)印行。1982年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之《李鸿章历聘欧美记》,系《李傅相历聘欧美记》和《节相壮
唃厮啰疏族溪巴温子。宋元符二年(1099),宋军入河湟,兵临青唐(今青海西宁),原青唐主瞎征出走,他被诸大首领迎立为主。同年降宋,入宋京朝觐,被授为河西军节度使,知鄯州军州事,充蕃部都护,封武威郡公。
书名。清末汪荣宝撰。汪氏字衮甫,江苏吴县(今苏州)人。光绪拔贡生。光绪二十六年(1900)后赴日留学,入早稻田大学和庆应义塾。二十八年,参考日本近代史学家坪井九马三《史学研究法》讲义及久米邦武、浮田和
指今江西北部。其地春秋时为吴楚两国交界处,吴在东,楚在西,故云。见洪刍《职方乘》及祝穆《方舆胜览》。黄庭坚《谒金门》词:“山又水,行尽吴头楚尾。”亦作“楚尾吴头”。朱熹《铅山立春》诗曰:“春回楚尾吴头
官名。北魏、东魏置。掌管京城宫殿营建事务。一说为营构都将省称。李遵自尚书度支郎迁此。
官名。唐代中书省集贤殿书院置,五品以上为学士,元和四年(809)学士、直学士皆用五品。
官署名。即明代南京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合称。洪武中,建都南京,设六部。永乐迁都北京后移至北京。南京留置礼、刑、工三部,均加“南京”二字。仁宗即位,去“南京”二字,并增吏、户、兵三部于南京,复原六
元白云宗总摄,号白云宗主。延祐二年(1315),授荣禄大夫、司空。六年,被劾强夺民田、诳诱愚俗、私赂近侍、妄受名爵,治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