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历史百科>历史知识>国事共济会

国事共济会

清末政团。宣统三年九月二十五日(1911.11.15)由杨度、汪精卫成立于北京。以拥护袁世凯为目的。杨、汪各以立宪党与革命党的代表自居,宣称“两党之人,联合发起,以成斯会”。发布宣言书,鼓吹“实行停战”,召集临时国民议会,议决君主民主问题,以期和平了结。其建议遭到革命党人的非难,亦为清廷资政院所拒绝。十月十五日解散。

猜你喜欢

  • 左威卫大将军

    官名。唐代十六卫大将军之一。龙朔二年(662)改左屯卫大将军置,一人,正三品。贞元二年(786)置上将军以前为左威卫长官,与左威卫大将军同掌宫禁宿卫,督其属翊府之翊卫、外府熊渠番上者。辽亦置,为加官。

  • 口籍

    名册。《后汉书·百官志》:“凡居宫中者,皆有口籍于门之所属。宫名两字,为铁印文符。案省符乃内之。”后凡户口册之类皆可称“口籍”。

  • 首垣

    一作长垣。战国魏邑。在今河南长垣县东北。《史记·赵世家》:肃侯七年(前343),“公子刻攻魏首垣”,即此。首相 官场用语。宋代宰相常置数员,其先除者称首相或上相。

  • 中书丞

    官名。三国吴置,隶中书令,可参议国政,权任颇重。

  • 齐纪

    书名。(1)南朝梁沈约撰。二十卷。记南朝齐一代史事。编年体。已佚。(2)南朝梁刘陟撰。十卷。记南朝齐一代史事。编年体。已佚。(3)北齐杜台卿撰。二十卷。记北齐史事。已佚。(4)北齐崔子发撰。三十卷。记

  • 胡母敬

    秦人。曾任栎阳狱吏、太史令。博识古今文字。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奉命与程邈、李斯等省改大篆,作《苍颉篇》中《博学》七章,今佚。

  • 参合陉

    地名。在今内蒙古和林格尔县东北西沟门。俗称苍鹤陉,又名参合口(《水经·河水注》)。晋、魏时期,为平城(今山西大同市东古城)通往阴山南部平原交通要隘。

  • 晋安县

    西晋太康初改东安县置。治今福建南安市东丰州,属晋安郡。隋平陈改为南安县。梁、陈分别于县置梁安郡、南安郡。为当时交通南海的重要港口。

  • 廖仲恺

    1877—1925广东归善(今惠阳)人,原名恩煦,又名夷白。出身于美国华商家庭。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留学日本,先后入早稻田大学、中央大学学经济。次年结识孙中山。三十一年加入同盟会,任外务部干事,

  • 曲子词

    即“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