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练使
官名。唐肃宗时置于诸道,大者领十州,小者领三五州,掌本辖区防务,又称团练守捉使。有副使一人、判官二人。代宗时诸州刺史皆兼本州团练使,旋废。其后,多为诸州刺史加官,不兼防御使者多带此衔。诸道不设节度使者,多以都团练使(或都防御使)总领军务。宋代团练州置,多不驻本州,往往为武臣寄禄官。元丰改制,定为从五品。辽代为南面方州官,团练使司长官,有副使、判官。西夏亦置,为军职,位刺史上,领三至五百族帐。元顺帝至正十八年(1358)于耀州、汾州置团练安抚劝农使司,每司设使二人。明废。
官名。唐肃宗时置于诸道,大者领十州,小者领三五州,掌本辖区防务,又称团练守捉使。有副使一人、判官二人。代宗时诸州刺史皆兼本州团练使,旋废。其后,多为诸州刺史加官,不兼防御使者多带此衔。诸道不设节度使者,多以都团练使(或都防御使)总领军务。宋代团练州置,多不驻本州,往往为武臣寄禄官。元丰改制,定为从五品。辽代为南面方州官,团练使司长官,有副使、判官。西夏亦置,为军职,位刺史上,领三至五百族帐。元顺帝至正十八年(1358)于耀州、汾州置团练安抚劝农使司,每司设使二人。明废。
明代僧兵之一。由嵩山少林寺僧人应募组成。嘉靖中,寺僧月空得都督万表檄文,率徒四十余人御倭于松江(今属上海),多次取胜,后皆战死。
西汉武帝置。治今甘肃永登县西北。两汉属金城郡。西晋废,前凉复置,旋又废。地当湟水流域通向河西走廊的冲要。汉武帝时,筑塞、通渠,置田官吏卒于此。两汉皆曾为护羌校尉治。
即“裴神符”。
49—121东汉汝南安成(今河南汝南东南)人,字坚伯。少游京师,学《古文尚书》、《洪范五行》、《左氏传》,诸儒宗之。举孝廉。和帝初拜谒者,除任城长,迁阳夏、重合令,皆有惠政。后弃官教授,门徒常千人。公
书名。一名《铸炮铁模图说》。清龚振麟撰。道光二十一年(1841)成书。振麟曾任浙江嘉兴县丞,注意学习西方科学技术,鸦片战争期间调宁波军营监制军械。其时铸炮多用泥型,因天雨,泥不干燥,进度缓慢,乃首创用
官署名。北齐置。共掌东宫禁卫,各领骑官备身、内直备身、备身,直阁、直前、直后,太子旅骑、屯卫、典军校尉,骑尉等侍从武职。以左、右卫坊率为长官,下设司马等属官。隶太子詹事府。
官名。东汉司隶校尉及州部属吏。据《后汉书·百官志》,司隶校尉下属有从事史十二人。本注曰:“别驾从事,校尉行部则奉引,录众事。”秩百石。州刺史、州牧所属别驾从事职秩同。均由所部长官自辟除。
1424—1455明江西永丰人,字世京。景泰进士。授贵州道监察御史。景泰五年(1454)以疏言易储事有“太子薨逝,足知天命有在”之语,兼陈一切弊政,忤帝,下狱,次年杖死。钟同
1592—1649明末贵州黎平人,字云从。天启举人。崇祯中授南阳知县,以镇压农民起义功,累官至右佥都御史,巡抚湖广。南明弘光朝建立,加兵部右侍郎,官至总督湖广、四川、云贵、广西军务。弘光元年(清顺治二
?—1863清广西新宁(今扶绥)人,一名吴元清。壮族。道光生员。早年借熬酒为业,结盟拜会,遭诬告被捕。咸丰二年(1852)夏越狱,在新宁州聚众起义,四方义军闻风归附。先后攻克新宁、养利、左州、龙州、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