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贵州习水县南桑木场。明万历二十八年(1600)征播州杨氏,永宁土官率兵二千扼守于此。
官署名。元末农民起义爆发后,各地地主组织武装,抗击农民军,自称“义兵”。元廷于至正十四年(1354)五月,置南阳、邓州等处毛胡芦义兵万户府,组织管辖地主武装,免其差役。十五年四月,置汴梁等处义兵万户府
匈奴贵族封号。分左右,二十四长之二。地位处左右贤王、左右谷蠡王、左右日逐王之下,与左右日逐王、左右渐将王,号为“六角”,受其号者均单于同姓。
?—1074北宋麟州(今陕西神木北)人,字仲容。杨业孙,延昭子。为范仲淹擢用,后为广西钤辖,知宜、邕二州。治平中任龙神卫四厢都指挥使。熙宁元年(1068)任秦凤副都总管,筑筚篥城(今甘肃武山甘谷),击
见“将兵法”。
?—1164西辽德宗耶律大石之子。康国十年(1143)耶律大石病死,因年幼,由大石皇后塔不烟执政七年。1151年即位,改元绍兴。在位十三年,病死。庙号仁宗。
?—1376明浙江宁海人,字居升。洪武时以国子生授平遥训导。通经学,有见识。洪武九年(1376)上万言书,称天下可患者三事:分封太侈、用刑太繁、求治太速。太祖震怒,谓其离间骨肉,诏下刑部狱,瘐死。
①即“清议”。 ②即“玄谈”。
位于浙江鄞县西南六十里。为石墩木梁桥,建于北宋元丰元年(1078)。长二十八丈,阔二丈四尺,上覆桥屋二十二楹,七洞,每洞十四梁,中洞十六梁。宋、元、明、清均曾重建。今桥七孔,全长69.4米,宽6.2米
明保定清苑(今属河北)人,字子潜,号熙斋。嘉靖进士。历任工部主事、太仆寺少卿、顺天府尹。嘉靖三十九年(1560)官至户部尚书。隆庆元年(1567)罢归。卒年八十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