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兴县
三国吴赤乌五年(242)以禾兴县改名,治今浙江嘉兴市南。属吴郡。隋省。唐武德七年(624)复置,八年又省,贞观八年(634)再置。乾宁三年(896)移治今嘉兴市。属苏州。五代吴越、北宋为秀州治,南宋为嘉兴府治。元为嘉兴路治。明清为嘉兴府治。1912年和秀水县合并置嘉禾县,1914年复名嘉兴县。1949年析嘉兴县城区设市,1981年县撤销并入市。
三国吴赤乌五年(242)以禾兴县改名,治今浙江嘉兴市南。属吴郡。隋省。唐武德七年(624)复置,八年又省,贞观八年(634)再置。乾宁三年(896)移治今嘉兴市。属苏州。五代吴越、北宋为秀州治,南宋为嘉兴府治。元为嘉兴路治。明清为嘉兴府治。1912年和秀水县合并置嘉禾县,1914年复名嘉兴县。1949年析嘉兴县城区设市,1981年县撤销并入市。
1828—1906清浙江慈溪人,字筱舫。幼年曾在宁波钱庄学徒。同治初,入李鸿章幕,后任河南盐务督销。光绪十一年(1885)署长芦盐务帮办。以盐务起家,从事商业,积资巨富。陆续创设或投资上海源丰润银号、
宋代宝文阁、宝章阁等学士、直学士通称宝学。
水渠名。在唐河北道相州临漳(今河北临漳西南)北三十里。咸亨四年(673)县令李仁绰开,引天平渠水,自滏阳下流入成安以溉田。
新疆维吾尔语音译。又译密图瓦里伯克、密图巴理伯克。官名。职司田园房产之交易、争讼、征税诸务。清乾隆二十四年(1759)定为五至七品。光绪十三年(1887)废。参见“伯克制”。
即“号舍”。
一作神虎。北魏时万俟丑奴年号(528—530)。凡三年。
①亦称告月。《春秋·文公六年》:“闰月不告月,犹朝于庙。”《左传》谓:“闰月不告朔。”周代天子、诸侯听政之礼。每月朔日于大庙以特牲祭祀、告神。告朔礼毕,听治此月之政事。故又称听朔、视朔,或称月祭。②周
即“蒋山”。
官名。法曹长官。西晋末丞相府置。东晋、南朝宋公府、将军府沿置。南朝宋七品。北宋仅置于开封府,正七品下,掌检定法律,审议、判决案件等,崇宁三年(1104)后无闻。又为法曹行参军、法曹参军事省称。
?—320十六国时巴族部落首领。前赵光初三年(320),刘曜杀巴族首领句徐、库彭,巴、氐尽叛,关中四山羌、氐、巴、羯应之者三十余万,共推他为主,称大秦,建元平赵。关中大乱,刘曜命游子远率军进攻,招降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