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历史百科>历史知识>商税

商税

历代税收之一种。因系由官府向工商业者所征之税,故名。宋以前无正式名目,但自秦汉已有对商人征收的市租、算缗等。随着工商业的发展,税收中商税所占比重日增,至两宋始成为国家正式重要税收。两宋商税有住税、过税之分。住税为交易税,过税为流通税。税率分别为百分之二、百分之三。州县镇均设税务,朝廷派监税官管理税收,税入少之地区由他官兼理。年额千贯以下地区实行买扑法,召地方豪强包税,由官府公布税则。熙宁十年(1077),商税占朝廷现钱收入三成以上。元代于京师设税课提举司,各地设税务官,掌收商税。初按三十分取一征收,灭宋后,税额骤增。文宗天历时,达九十万锭。所征均以钱钞折算,不许抽分本色物货。明以后,工商业发展迅速,官府向工商业者征收名目亦日多。坐贾征店肆门摊税,行商估货值抽税,并有免牙钱、官府塌房钱,沿漕河设钞关以征船料钞,竹木抽分局抽分竹木、柴薪、石炭、石灰、砖瓦等,河泊所征鱼、麻、铁、铜、鱼线胶、生漆、桐油等课。此外还有舶商饷税,酒、曲、醋、牙税,买卖田宅头匹、装运商贾之车马、香、间架、矿冶等课税。至万历间,矿监税使四出,名目更为繁多。其初多征本色,间或征钞米折色,后乃改折银两。清初沿明制,而禁革明末加增税额。又专定回部商税等。鸦片战争后,相继开放通商口岸,又有洋关之设,洋商之征。先后立“俄商约”、“法商约”、“日本商约”及与德国等先后签定《征税办法》,与清前期传统商税征收发生明显变化。清末又曾试行印花税、烟酒加征等,旋罢。

猜你喜欢

  • 文王

    (诗·大雅》篇名。周代祭祀时歌颂文王的诗。相传系周公作。认为文王勤勉不倦、广施恩惠,因而获得“天命”创立周朝。死后灵魂“在帝左右”,保佑子孙得以百世昌盛。又认为“天命靡常”,获得的“天命”可能失去,应

  • 绰克大赉

    清内蒙古哲里木盟扎赉特旗人。蒙古族。原任该旗梅伦。曾因控告垦务人员被黑龙江将军搜捕,脱逃未获。光绪三十三年(1907)率领本旗五十屯群众和部分破产台吉,进行武装抗垦斗争,处死旗垦务行局总办哈丰阿,迫使

  • 货郎儿

    元说唱之一种。原为小贩(货郎)叫卖说唱,后演为手执串鼓的专业说唱,多在城市街衢。说唱者有男有女。《元典章·刑部》收有官府禁约的文书,称唱货郎儿人等“聚集人众,充塞街市,男女相混”。

  • 封嵎

    封山和嵎山的合称。嵎或作隅、禺。在今浙江德清县西南,两山相去仅二里。相传古汪芒氏之君防风守此。封储 清仓储术语之一。雍正五年(1727)规定,各省酌留布政司银两,自十万至三十万不等,以备不时之需,由督

  • 伍拉纳

    1739—1795清满洲正黄旗人。初授户部笔帖式,累迁至福建布政使,参与镇压台湾林爽文起义。乾隆五十四年(1789)官闽浙总督,治尚严刻,屡镇压农民起义,曾捕杀同安天地会首领陈苏老等一百五十余人。六十

  • 牧府司马

    见“牧府长史”。

  • 雉河集会盟

    捻军的一次重要会议。清咸丰五年(1855)秋,各路捻军首领会合于安徽毫州雉河集(今属涡阳)。决定建立联盟,公推张乐行为大汉盟主(一作大汉明命王),并发布反清告示和《行军条例》十九条,分设黄、黑、白、红

  • 回溪阪

    地名。在今河南陕县雁岭关东南。《后汉书·冯异传》:建武三年(27),冯异被赤眉战败,“弃马步走上回溪阪,与麾下数人归营”,即此。唐代俗名回坑(《通典·州郡》)。

  • 颜浩长

    清末广东番禺人, 一名永祥。贫苦农民出身。自幼习武,绰号“定拳长”。道光二十一年四月十日(1841.5.30),率义勇参加三元里人民在牛栏冈共同围击英国侵略者。战后仍以种田度日。咸丰四年(1854)广

  • 龙头

    ①状元之别称。《渑水燕谈录》黄州寄孙何诗曰:“惟爱君家棣华榜,登科记上并龙头。”又,梁颢及第谢恩诗:“也知少年登科好,争奈龙头属老成。”②三国时华歆与邴原、管宁共游学。三人相友善,时人号为“一龙”,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