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历史百科>历史知识>后蜀高祖

后蜀高祖

后(後)

即“孟知祥”。

猜你喜欢

  • 遗表

    古代官员临终前所撰表文,死后由其家属申报朝廷。南朝梁沈约《临终遗表》:“臣抱疾弥留,迄今即化,形神欲离,月已十数。”宋代太中大夫以上官员老死者,既申奏致仕,又上遗表,朝廷则给予遗表恩泽。

  • 壬寅宫变

    见“宫婢之变”。

  • 司仆郎

    仆(僕)阶官名。金代置,为内侍阶官,属二十五阶之第二十三阶,秩正九品下。

  • 宪盗

    官名。同“害盗”。战国秦置。掌追捕盗贼的小吏。《睡虎地秦墓竹简·内史杂》:“侯(候)、司寇及群下吏毋敢为官府佐、史及禁苑宪盗。”

  • 泰和律义

    金法律类编。又称《新定律令勅条格式》。泰和元年(1201)十二月,以唐律为基础增删而成,包括《泰和律义》三十卷,《律令》二十卷、《新定勅条》三卷、《六部格式》三十卷,总八十三卷。次年五月颁布。

  • 时病论

    书名。清雷丰撰。八卷。因专论四季不同时令之常见外感病,故名。丰,字少逸,福建浦城人。成书于光绪八年(1882),初刊于光绪十年。以《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的“冬伤于寒,春必病温;春伤于风,夏生餮泄;夏伤

  • 曾晳

    即“曾点”。

  • 信州

    ①南朝梁普通四年(523)分益州置。治鱼复县(今重庆奉节县东,西魏改人复)。辖境约当今重庆万州区以东的长江南北和大宁河流域及湖北巴东县以西地区。北周以后缩小。唐武德二年(619)改名夔州。②本北扬州,

  • 并赃

    罪行名。唐律规定,如十人共盗绢十匹,每人分得一匹,但每人亦以盗十匹论罪,即称并赃。

  • 十王宅使

    使职名。唐玄宗开元中置,掌皇子十王(庆、忠、棣、鄂、荣、仪、光、颍、永、延、盛、济等王)所居内宅事务,以宦官充任,监视诸王子行动。称“十”,举全数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