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历史百科>历史知识>博尔赤

博尔赤

又译宝儿赤、卜儿赤、博儿赤、保兀儿赤、保儿赤。蒙古语,原意为“司膳”、“厨师”。《元朝秘史》旁译与《华夷译语》均作“厨子”。蒙元怯薛执事之一。《元史·兵志二》:“亲烹饪以奉上饮者,曰博尔赤。”

猜你喜欢

  • 羊舌肸

    即“叔向”。

  • 商务官报

    杂志名。清光绪三十二年四月五日(1906.4.28)在北京出版,由原官商合办之《商务报》改归官办而成,清政府商部主办,商部主事章宗祥主编。以发表商部方针,启发商民智识,提倡商业兴国,调查中外商务为主旨

  • 奉训大夫

    官名。金始置,为文散官,以授从六品下文官。元代沿置,改文官从五品,宣授。明代为文官从五品之初授。

  • 敦煌石室真迹录

    书名。清末王仁俊辑录并考订。三册。分甲、乙、丙、丁、戊五录。就法人伯希和所得敦煌写本、拓本的影本、摹本,及其归国报告书,选择有关历史、地理、宗教、文学者石印,附以题跋而成。其中《沙州志》、《惠超五天竺

  • 大天寿万宁寺

    佛寺名。元成宗大德九年(1305)始建于大都(今北京)。置万宁规运提点所(后改营缮司)以领之,隶寿福总管府。内设成宗帝后影堂。

  • 桓彝

    276—328晋谯国龙亢(今安徽怀远西北龙亢集)人,字茂伦。桓温父。少孤贫,有识鉴。起家州主簿,累官尚书吏部郎。与王导、庾亮、温峤等深受明帝亲待。帝将攻王敦,拜散骑常侍,引参密谋,及敦平,以功封万宁县

  • 南京鸿胪寺

    官署名。明永乐迁都北京后,于南京留置。设卿一人、主簿一人。所属司仪、司宾二署,各设署丞一人,鸣赞四人,序班九人。职掌与北京鸿胪寺同。但因职事较少,不设左、右少卿,左、右寺丞。序班亦少于北京鸿胪寺。

  • 中兴府

    西夏都城。原名兴庆府。今宁夏银川市。西夏桓宗天庆十二年(1205),蒙古主铁木真攻掠西夏,兵退后,桓宗令修复城堡,大赦境内,改名中兴府。据西夏文文献,至少在天盛年间已有中兴府之称。元至元二十五年(12

  • 胡子知言

    即“知言”。

  • 私他

    见“徙多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