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佐
官名。隋炀帝置,唐因之。为殿中省尚药局属官,置八人,正九品下。与司医分疗众疾。
官名。隋炀帝置,唐因之。为殿中省尚药局属官,置八人,正九品下。与司医分疗众疾。
散官名。金代置,为司天监散官,二十五阶之第十九阶,秩正八品下。元沿置,为十四阶之第九阶,秩正七品。明洪武四年(1371)亦置,为钦天监散官,以授五官灵台郎。十五年废,改依文散官分授。
一作遮些、羯些子。今景颇族先民的一部分。明代多居住在今缅甸克钦邦境内,明万历以后迁入今云南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
爵名。东汉置,位在乡侯下。晋、南朝宋、梁及北魏皆置。初封都亭,后无封地。
宋朝廷禁止有关官员会见宾客的制度。如县令、知州、通判非假日不准出谒;在京台谏、侍从以上,假日准许受谒,但不许出谒;大理寺官员则既禁止受谒,又禁止出谒。
?—前581春秋时晋国国君。公元前599—前581年在位。名據,一作獳。晋成公之子。继成公即位。晋景公元年(前599),因郑附于楚,与宋、卫、曹联军攻郑,郑又和晋。三年,荀林父率晋军与楚战于邲(今河南
官名。隋代置,为太子左、右内率副贰,员各一人,从四品上。大业三年(607)降其品。唐为太子左、右内率府次官,员各一人,从四品上。龙朔二年(662)改名为左、右奉裕卫副率,咸亨元年(670)复旧称。北宋
即“朱瞻埈”。
?—288西晋南阳西鄂(今河南南阳北)人,或名循,字显先。仕吴封西鄂侯,为广州刺史,有恩惠,征执金吾。部曲督郭马等为乱广州时,以为使持节、镇南将军、广州牧以讨之,未克。会晋伐吴,遂率众赴难,至巴丘,吴
①分立门类记载一代典章制度之书。创始于唐苏冕所撰自唐高祖至德宗九朝《会要》,杨绍复等续撰德宗至宣宗事为《续会要》,宋王溥续增至唐末,合成《新编唐会要》。王溥又撰《五代会要》。宋代官修的本朝会要,前后重
官署名。北宋嘉祐二年(1057)置,掌修治京城道路以奉乘舆出入。金亦置。外掌京城洒扫街道、修治沟渠。设管勾,正九品。原南京街道司属都水监。海陵王迁都中都后,贞元二年(1154)罢归京城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