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
五代时南汉建立者。本名岩,又名陟。公元917—942年在位。祖籍上蔡(今属河南),后徙泉州(今属福建),商贾南海。唐末,父谦自牙将至封州刺史,兄隐后梁初为清海军节度使,割据岭南。隐卒,代立。乾亨元年(917)称帝,建都广州,国号大越。次年,改国号曰汉,史称南汉。任用中原士人,置选部取明经进士,礼法、制度皆沿唐制。好行暴政,有炮烙、刀锯、支解、刳剔、截舌之刑,民不堪命。又起玉堂珠殿,奢侈无度。遣将攻交趾,掠占城宝货而归。卒葬康陵,谥天皇大帝,庙号高祖。
五代时南汉建立者。本名岩,又名陟。公元917—942年在位。祖籍上蔡(今属河南),后徙泉州(今属福建),商贾南海。唐末,父谦自牙将至封州刺史,兄隐后梁初为清海军节度使,割据岭南。隐卒,代立。乾亨元年(917)称帝,建都广州,国号大越。次年,改国号曰汉,史称南汉。任用中原士人,置选部取明经进士,礼法、制度皆沿唐制。好行暴政,有炮烙、刀锯、支解、刳剔、截舌之刑,民不堪命。又起玉堂珠殿,奢侈无度。遣将攻交趾,掠占城宝货而归。卒葬康陵,谥天皇大帝,庙号高祖。
?—1085宋无为(今属安徽)人,字悦道。少有名于乡里,屡举不第,仍力学。元丰八年(1085)中进士第一,放榜后六日即卒。
历(歷)明代以监生往各衙署历事制度。凡派往各衙门写本,或随同御史出巡者,称杂历。名额有定数,计各司写本,户部十名,礼部十八名,兵部二十名,刑部十四名,工部八名,都察院十四名,大理寺、通政司各四名;随御
《续汉书·郡国志》、《新唐书·地理志》、《旧唐书·地理志》、《元史·地理志》均作“鄣”,《魏书·地形志》作“彰”,《隋书·地理志》作“障”,《明史·地理志》始作“漳”。东汉置。治今甘肃漳县西南。属陇西
两晋、南北朝诸王国所置典祠、典卫和学官令之合称。南朝宋元嘉二十七年(450)列为最低之士族起家官。
官名。三国魏置,为太庙令副贰。晋,南朝宋、齐沿置,梁改设二庙丞,兼掌小庙事务,陈复置。北齐置为太庙署次官。隋唐沿置,隋员一人,正九品下,唐从八品下。武则天万岁登封元年(696)改称清庙台丞,中宗神龙元
书名。南宋魏了翁编撰。二百六十三卷。始刊于南宋。今惟《周易要义》十卷、《仪礼要义》五十卷为全本,余多缺佚。系取诸经注疏之文,删繁举要,据事别类而成,且于每条之前,冠以标题。不取孔颖达《五经正义》所引纬
法典名。五代后周广顺元年(951),侍御史卢亿等奉诏重写法书。又以后晋、后汉及后周初事关刑法敕条二十六件(一说十六件),分为二卷,名为《大周续编敕》,命省、寺行用。已佚。
?—1303元嘉定(今属上海市)人。南宋末年,与朱清结为兄弟,为盗海上。元军南下,与朱清同率众降,为行军千户。南宋亡,奉伯颜命,用船运帑藏图籍经海道北上。至元十九年(1282),与罗璧、朱清由海道运粮
官名。北魏置,尚书省南部尚书属官,协理南方州郡事务,亦参议礼仪制度。太和改制废。
官名。南朝梁、陈为司农卿副贰。梁四班,陈八品、六百石。北魏为大司农丞省称。北齐置为司农寺属官,位次卿、少卿,七品。历代沿置。隋、唐、五代判本寺日常公务,掌租税折糙进京收纳及官产奴婢分配等事。隋置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