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藁
秦汉实物税的一种。刍为饲草,藁为禾杆。《睡虎地秦墓竹简·秦律十八种·田律》:“入顷刍藁,以其受田之数,无貇(垦)不貇(垦),顷入刍三石,藁三石。”按田亩与田租一并交纳。汉代又称藁税。西汉末,刍、藁税也可交纳钱币。
秦汉实物税的一种。刍为饲草,藁为禾杆。《睡虎地秦墓竹简·秦律十八种·田律》:“入顷刍藁,以其受田之数,无貇(垦)不貇(垦),顷入刍三石,藁三石。”按田亩与田租一并交纳。汉代又称藁税。西汉末,刍、藁税也可交纳钱币。
汉代官员上书称病请假或辞职。《汉书·公孙弘传》:“上怒,以为不能,弘乃移病免归。”颜师古注:“移病,谓移书言病也。”又《汉书·疏广传》:“即日父子俱移病,满三月赐告,广遂称笃,上疏乞骸骨。”
书名。不著撰人。见于《国朝文类》所收虞集《经世大典序录》,记元世祖、成宗时与缅国往来及战争事。实即《经世大典·政典·征伐》缅国条之文,并非私家撰述。所载多与《元史·缅国传》相同,自大德二年(1298)
即“触龙”。今本《战国策·赵策四》误将“龙”、“言”两字合为一字。
官署名。北宋初设三门白波发运司,掌陕西诸州自渭河、黄河、汴河起发纲运,供输京城开封,设发运使、发运判官各一人。仁宗时,改名三门白波提举辇运司,废发运使,以发运判官领其事,又置都大提举辇运公事一人,同提
年号。(1)唐太宗年号(627—649)。凡二十三年。(2)西夏崇宗年号(1101—1113)。凡十三年。
官名。西魏恭帝三年(556)置,北周沿置。春官府太卜司长官,掌以占卜决定事物的吉凶,正四命。下设小卜上士以佐其职。领龟占中士、筮占中士、梦占中士、视祲中士等属官。隋开皇元年(581)罢。
又称繁缺。清代地方官员缺名目之一。指职务紧要之员缺。清制,知府、同知、通判、知州、知县等地方官,以冲、繁、疲、难四者定员缺紧要与否之等差,其兼四项者为最要缺,三项者为要缺,二项者为中缺,一项者为简缺。
清代铸造宝银的原料银。每条重约一千两。最初由美国输入广州。
书名。南宋志磐撰。五十四卷。成书于南宋度宗咸淳年间。内容分“本纪”、“世家”、“列传”(“杂传”)、“表”、“志”等。仿正史,将释迦牟尼和中国、印度之有关僧人比为封建帝王,列入“本纪”;又将其“旁出”
在今湖北黄冈市西北。《资治通鉴》:南朝梁大宝元年(550),侯景将任约寇西阳、武昌,“邵陵王纶引齐兵未至,移营马棚”,即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