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谒者
官名。汉代置,掌宫中杂事,为少府属官。隋亦置,为内侍省属官,员十二人,以宦官充任。大业三年(607)罢,五年复置,隶长秋监。唐沿置,掌诸亲命妇朝集班序,从八品下,隶内侍省。辽亦置,为内侍省属官。金为内侍寄禄官,正七品。
官名。汉代置,掌宫中杂事,为少府属官。隋亦置,为内侍省属官,员十二人,以宦官充任。大业三年(607)罢,五年复置,隶长秋监。唐沿置,掌诸亲命妇朝集班序,从八品下,隶内侍省。辽亦置,为内侍省属官。金为内侍寄禄官,正七品。
今河南商水县西南。《资治通鉴》:唐贞元十六年(800),淮西“吴少诚进击韩全义于五楼”,全义夜遁退保溵水县城,即此。
唐自大历以来,将帅多不经中书,径由禁军中尉(宦官)委任。禁军将校欲得此职者,须以重资贿中尉,无钱者则向富户借高利贷,到镇后重敛百姓以偿债,因被称为债帅。太和元年(827),忠武节度使卒,宰相裴度、韦处
元泰定帝年号(1328)。
攻城器械。亦作橨榅。以大木作周框,下有四轮,上架如屋顶,以生牛皮蒙之,车内可容十人,在内着地推车,直抵城下攻城作业,以避敌矢石,为古代重要攻城器械。较早记载见《孙子·谋攻》。《武经总要》中的轒辒车
?—1018宋时天竺乌填曩国(今印度河上游及斯瓦特地区)僧人。通狮子国、三佛齐、阇婆及于阗等国文字。与从弟法贤均以佛经汉译为事,太平兴国七年(982),与天竺僧天息灾等同至宋,受宋太宗召见,在译经院译
①唐置,属邕州。元至元二十四年(1287)改置思明路,明洪武二年(1369)改为思明府,治今广西宁明县东明江。居民主要为僮(壮)族。②元至元中置。明洪武初,土官黄姓归附,授世袭知州,流官佐之。清雍正七
上海至江宁(今南京)铁路。清光绪二十二年(1896)南洋大臣请筑吴淞至江宁铁路,次年先筑淞沪段。二十九年闰五月订立《沪宁铁路借款合同》,向英国银公司借款三百二十五万镑,由该公司代为营造全路及行驶火车,
又称太子三师。即太子太师、太子太保、太子太傅。
①织造管理机构、织造衙门及官营织造作坊之总称。起自宋、明。清承明制,于江宁(南京)、苏州、杭州三处分别建置。织造内用缎匹及祭祀制帛、诰敕等。②清代官营织造作坊之专称。内又以“堂”和“号”分为若干生产单
1093—1127北宋洺州曲周(今属河北)人,原名若冰,字清卿。上舍登第,调元城尉,平阳府司录。试学官第一,历济南教授、太学博士。靖康元年(1126),迁著作佐郎。时议以赋入赎三镇,使金,至云中。擢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