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牧司
官署名。金代掌畜牧及提供肉类等事的机构。贞祐年间置。设使、副使、判官理司事,秩正七品、从八品、正九品。
官署名。金代掌畜牧及提供肉类等事的机构。贞祐年间置。设使、副使、判官理司事,秩正七品、从八品、正九品。
战国时三晋地区的青铜布钱。一般认为是赵国货币。多耸肩、方裆、尖足,可以看出从晋国空首尖足布钱蜕变之痕迹。少数为平肩。有大、小两种形体,皆在钱面上模铸地名,背铸数字。大布俗称“尖足大布”,地名有“甘丹(
前6—84东汉琅邪东武(今山东诸城)人,字叔齐。少习《齐诗》。光武帝时,授剧县令。青州举为尤异,太常试经第一,拜博士,迁常山太守。敦修学校,教授不辍,北州多为“伏氏学”。官至司空。
1807—1859清湖北汉阳(今武汉)人,字昆臣。道光进士。历任知府、按察使、布政使等职。道光二十八年(1848)擢广东巡抚。次年依靠社学,反对英人进入广州城。咸丰二年(1852)镇压罗定等地反清起义
古邑名。(1)春秋晋邑,战国属魏。在今山西闻喜县东北。晋昭侯元年(前745),昭侯封其叔成师于此,号曲沃桓叔。至成师孙曲沃武公称,取代晋国,称为晋武公,都于翼。此后,曲沃为晋之别都,亦称为“下国”、“
北周天和元年(566)以宕昌羌地置。治阳宕县(隋改为良恭县,今宕昌县东南)。辖境相当今甘肃宕昌、舟曲等县地。隋大业三年(607)改为宕昌郡。唐武德元年(618)复为宕州,移治怀道县(今舟曲县西)。安史
明洪武十五年(1382)改镇西路为府。永乐元年(1403)改为干崖长官司。参见“镇西路”。
藏语,意为护法。藏族对专门从事作法降神的宗教职业者的称谓。男女兼有,而以拉萨哲蚌寺附近乃琼寺吹忠地位最高。过去在藏族社会中,大至活佛的转世、认定,地方政府重大事件的抉择,以及求雨、祈福、预卜未来等,都
1777—1851清湖南新化人,字子立,号湘皋。嘉庆举人。屡试礼部不第,遂绝意仕进。足迹半天下,广交海内文士。初以诗名,后专以表彰乡邦文献为己任,穷搜博考,网罗散失。纂辑《沅湘耆旧集》,甄录一千七百余
谷(榖)本春秋宋谷丘,东汉建武二年(26)置谷熟县。汉、晋属梁国。治今河南虞城县西南谷熟集。北魏废。隋开皇十六年(596)复置。属宋州。唐武德二年(619)为南谷州治。四年州废,仍属宋州。北宋属应天府
?—1560明湖广黄冈(今属湖北)人,初名典真。嘉靖中以符术、长生术惑帝,得宠,多有加恩,封真人尊号。特授礼部尚书,次第加少保、少傅、少师,一人兼领三孤,终明之世,仅此一人,群臣多缘之以进,位极人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