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马
即保甲养马。宋神宗时,规定河北、河东、陕西五路及开封府界诸县保甲养马,户一匹,物力高而自愿者二匹,给以官马,或官给钱自买。养马户可减免部分赋税。三等以上户十户为一保,四等以下户十户为一社。保户马病死,由养马户单独赔偿;社户马病死,由养马户与其他九户共偿其半。后复推行于京东、京西路。哲宗时罢废。
即保甲养马。宋神宗时,规定河北、河东、陕西五路及开封府界诸县保甲养马,户一匹,物力高而自愿者二匹,给以官马,或官给钱自买。养马户可减免部分赋税。三等以上户十户为一保,四等以下户十户为一社。保户马病死,由养马户单独赔偿;社户马病死,由养马户与其他九户共偿其半。后复推行于京东、京西路。哲宗时罢废。
山名。唐以来瑶族聚居地之一。在今广东郁南、德庆、云浮等市、县境内。以其山有水注入西江,水口有罗纹石(亦称锦被石),故名。明正统至万历间,不断爆发瑶民起义。万历五年(1577)两广总督凌云翼镇压罗旁瑶民
隋称台湾为流求。大业三年(607)、五年炀帝先后派羽骑尉朱宽、武贲郎陈稜率兵至流求。当地土人首领名渴刺兜,居波罗檀洞。居民除采集、渔猎外,还从事农耕牧畜。农作物有稻、粱、黍、麻、豆等。有拔毛、文身之俗
见“育胄馆”。
原名《三弄》。笛曲名。传为东晋桓伊以蔡邕柯亭笛吹奏之曲,能成三调。该曲歌颂梅花芬芳耐寒,比喻人之高洁品质。后亦改编作为琴曲,或称《梅花引》、《玉妃引》。为中国古代著名乐曲之一。
1866—1926浙江镇海(今宁波东北)人,字渭润。清光绪十六年(1890)在上海创办燮昌火柴第一厂。二十三年至汉口,又设燮昌火柴第二厂,组织华胜军服公司、水电股份有限公司,并在湘、鄂开采铜矿和煤矿。
官督商办企业。清光绪八年(1882)由胡思燮创办于江苏徐州。原拟炼铁采煤并举,因集资困难,只得先行采煤。正式开工投产后,由于运输困难,条件落后,致使“存煤山积,坐亏成本”。二十四年由周冕接办。
清代民间秘密结社之一。起源于乾隆年间,流行于直隶、山东交界地区。在发展过程中与八卦教相结合,属离卦的分支。中日甲午战争后积极参加打击教会的斗争。光绪二十四年(1898)与梅花拳一起改为义和拳,故有“义
官署名。唐代置,宋代设有登闻鼓院,受理官民建议或申诉。辽、金沿宋制。明于都察院设登闻鼓,军民有冤而有司不为审理,许具状通政使司,又不为转达,可击鼓鸣冤。清代置厅。顺治元年(1644),设登闻鼓于都察院
新疆维吾尔语音译,意为十户长。
后(後)①南朝梁岳阳王萧詧所建傀儡政权。承圣三年(554),萧詧降西魏,受封梁主。次年被立为梁帝,都江陵(今湖北荆州),史称后梁,又称北梁。统治区域仅有江陵附近数县,为西魏、北周附庸。广运二年(5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