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历史百科>历史知识>使俄日记

使俄日记

即“使俄草”。

猜你喜欢

  • 大司马卿

    官名。西魏恭帝三年(556)置,北周沿之。夏官府长官,员一人,多省称为大司马。掌军政,征伐敌国,主持四时练兵讲武,祭祀则掌宿卫,庙社则奉羊牲,并掌官员迁调。因掌兵权,故多由皇帝或执政者子弟及亲信担任。

  • 元尉

    官名。春秋时晋国置。晋国军队中设军尉,负责管理为卿将驾车之军吏及训练士卒。元尉为中军之军尉。大夫爵。

  • 住引

    清代浙江盐区贩盐凭证之一。离场灶稍远者,政府发给商人运盐住卖之引凭,以四百斤为一引。

  • 恩寿

    清满洲镶白旗人,索卓罗氏,字艺棠。同治进士。光绪二十三年(1897)任陕西陕安道。后历任江西按察使、江苏巡抚、漕运总督等职。三十二年任山西巡抚。次年调任陕西,贪婪卑劣。武昌起义后以病免。

  • 左禾

    ?—1415明云南大理蒙化(今巍山)土官。洪武十五年(1382)降明,授蒙城摩牙里火头、顺宁府通事。十七年春,升为本州判官。寻知土知州事。卒于任。子左伽继其职。

  • 司马越

    ?—311晋宗室。字元超。初为散骑侍郎、卫将军、侍中。元康元年(291)讨杨骏,迁散骑常侍、尚书右仆射,封东海王。转中书令,迁司空,领中书监。河间王颙、成都王颖合兵讨长沙王乂,遂于洛阳擒乂,囚于金墉城

  • 神火药

    火药的一种。明始用。由石黄、雄黄、雌黄、硫黄、黑砒、芦花、艾肭、松香、豆末、干粪、巴霜、硝火、箬灰、柳灰、银杏叶等组成,常置入飞云霹雳炮等炮弹中,用于施放毒气、偷营劫寨、冲锋破敌。

  • 公使人

    元代官署司杂事人员,包括跟随官长左右的祗候,外出勾捕的曳刺,看守监狱的禁子等。公使人的头目称为首领(总领),副职称面前。北方在四两包银户、南方在税粮三石以下户内选差;免纳科差、税银,免当杂泛差役,并可

  • 侍卫班领

    官名。清代侍卫处官员。顺治元年(1644)设,定员十二人,由署侍卫班领、侍卫什长内遴选。乾隆三十六年(1771)始定,同二等侍卫,武职正四品。掌领侍卫之事。

  • 府库之征

    战国赋税类别之称。泛指可敛藏于国库之中的各色财货,如金、玉、布、帛、珍玩、土特产等。语见《管子·治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