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历史百科>历史知识>何腾蛟

何腾蛟

1592—1649

明末贵州黎平人,字云从。天启举人。崇祯中授南阳知县,以镇压农民起义功,累官至右佥都御史,巡抚湖广。南明弘光朝建立,加兵部右侍郎,官至总督湖广、四川、云贵、广西军务。弘光元年(清顺治二年,1645),左良玉以“清君侧”举兵东下,邀偕行,坚拒。旋以招抚大顺军余部功,隆武帝拜为东阁大学士兼兵部尚书,封定兴伯,设兵十三镇于湖广。永历朝建立,进武英殿大学士。永历元年(顺治四年,1647),清兵攻湖广,占长沙,遂领兵退至广西。次年,金声桓、李成栋叛清归明,乃督诸军入湖南收复失地。旋拟进兵长沙,然诸镇矛盾加剧,多弃地而去。三年,率标兵急至湘潭调解,城空,为清军所破,被执不屈死。

猜你喜欢

  • 一作掫。战国秦邑。在今陕西西安市临潼区东北。《史记·赵世家》:悼襄王四年(前241),“庞煖将赵、楚、魏、燕之锐师,攻秦蕞”;《后汉书·刘玄传》:赤眉立刘盆子,更始使“李松军掫以拒之”,均即此。

  • 汲冢周书

    即《逸周书》。因西晋时汲冢出土竹简中有“周书”,后遂误以为汉以来传世《逸周书》得自汲冢。参见“逸周书”。

  • 三乘

    梵文Triyana的意译。佛教名词。指使众生达到解脱的三种途径。“乘”即“车辆”,意谓可以载人达到成佛之境。人因“根器”不同而有“三乘”:(1)声闻乘。“小根器”人依靠佛说(声闻)悟佛教“真理”,求得

  • 陈抟

    ?—989五代末宋初毫州真源(今河南鹿邑)人,一说普州崇龛(在今四川安岳)人,字图南,自号扶摇子、清虚处士、木岩道人。后唐长兴年间,举进士不第,隐迹武当山,服气辟谷二十余年。后居华山。与道士谭峭为友。

  • 布傣

    壮族自称之一。今广西龙州、钦州及云南文山等地壮族多以此自称。

  • 利州路

    北宋咸平四年(1001)分西川路置,为川峡四路之一。治利州(治今四川广元市)。皇祐三年(1051)移治兴元府(治今陕西汉中市)。辖境相当今四川营山、南部等县以北,通江、平昌等县以西,平武、梓潼等县以东

  • 葛桥

    在今江苏江宁县方山东南秦淮河上。《南齐书·李安民传》:南朝宋元徽四年(476),建平王景素举兵京口(今镇江市),李安民破之于葛桥,即此。

  • 鲍叔牙

    一称鲍叔,或称鲍子。春秋时齐国大夫。少时与管仲友善。齐襄公时,为公子小白之傅。齐内乱时,随小白出奔莒。管仲随公子纠出奔鲁。后齐襄公被杀,小白与纠争先回齐夺位。鲁发兵送纠,于途中使管仲阻小白,以箭射之,

  • 哉方

    商代方国(见殷墟甲骨文)。武丁时期卜辞有:“王占曰,吉,哉。之日允哉哉方,十月。”(《殷墟文字缀合》一百十八片)“哉哉方”意为伐哉方。哉方故地即春秋时期之戴国,在今河南兰考、民权、杞县一带。

  • 司南

    ①即臬。古人以臬(表)所示日影定方向,故谓之司南。《韩非子·有度》:“先王立司南以端朝夕”;《鬼谷子·谋》:“故郑人之取玉也,载司南之车,为其不惑也”。②指南杓。汉代以磁石制成的杓形“指南针”。王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