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历史百科>历史知识>伊犁交涉

伊犁交涉

沙俄通过《中俄北京条约》和《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割占中国西部大片领土后,又乘阿古柏入侵新疆之机,于清同治十年(1871)五月初出兵侵占中国伊犁地区。清政府向沙俄索还,沙俄许诺俟中国克复乌鲁木齐等城后即予交还。及至光绪三年(1877)左宗棠平定阿古柏,沙俄却拒不交还伊犁。四年,清政府派崇厚赴俄谈判,在沙俄诱胁下,于次年八月擅订《里瓦几亚条约》,认可沙俄的多项侵略要求。国内舆论大哗,清政府拒绝批准该约,将崇厚革职下狱。六年六月,改派曾纪泽使俄交涉,据理力争,于次年正月签订《中俄伊犁条约》,较崇厚所订条约争回部分权益,中国收复伊犁九城,但伊犁西境霍尔果斯河以西大片领土仍为沙俄割占。

猜你喜欢

  • 和会司

    官署名。清末外务部所属四司之一。光绪二十七年(1901)设。掌订立约章,奏派使臣,更换领事,各国使臣觐见、会晤,本部官员升调各事。置郎中、员外郎、主事等。

  • 李存孝

    ?—894唐代州飞狐(治今河北涞源)人。本名安敬思,河东李克用掠代北得之,赐今名,养为假子。随克用征伐掠地,屡立战功。骁勇善战,临敌以二骑从,阵中易骑,轻捷如飞。挺身陷阵,万人退避。大顺元年(890)

  • 南北宗

    ①中国佛教禅宗的两大派别。北宗以唐代在北方传法的神秀、普寂为代表,南宗以唐代在南方传法的慧能为代表。依传统说法,北宗主张“渐悟”说,南宗主张“顿悟”说,佛教史称“南顿北渐”。综观两宗的理论和实践,北宗

  • 农父

    官名。西周司徒别称。司徒掌土田农事,故称。《书·酒诰》:“矧惟若畴圻父、薄违农父。”孔颖达疏:“以司徒教民五土之艺,故言农父也。”

  • 内侍长

    官名。十六国时代王拓跋什翼犍建国二年(339)置,员额四人,掌顾问、拾遗、应对,亦可受命“察举百僚”。与侍中、散骑常侍相类。北魏孝文帝太和十七年(493)改制后废。

  • 脱里

    又译脱斡璘、脱斡邻勒。即“汪罕”。

  • 教育新报

    杂志名。清光绪三十四年五月一日(1908.5.30)在日本东京创刊。月刊。留日湖北教育会会刊,以输入教育新知识,“谋内地教育之完全发达”为宗旨,使日大臣李家驹作序,不分栏目,所刊文章全部由留日学生撰稿

  • 何铸

    1088—1152宋杭州余杭(今浙江杭州西)人,字伯寿。政和进士。绍兴中,累官监察御史、御史中丞。初秉承秦桧风旨,弹劾异己赵鼎、李光等人。绍兴十一年(1141),又与罗汝楫交章论岳飞罪。后审讯岳飞,察

  • 蜜酒

    古代酒的品种之一。以蜂蜜为原料酿制而成。唐《新修本草》:“蒲桃、蜜等(酒),独不用曲。”可知至迟在唐代已有蜜酒。宋苏轼作《蜜酒歌》诗一首,介绍蜜酒酿制方法。经推广,蜜酒遂成为名酒之一。据《本草纲目》介

  • 江宁实业杂志

    杂志名。清宣统二年七月二十日(1910.8.24)在南京创刊。月刊。江宁劝业公所主办,曹赤霞主编。设奏议、文牍、规章、调查、纪事、时评、论说、白话、译著、文苑、附刊、小说等栏目。纪事栏专门报道本省、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