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历史百科>历史知识>伊犁交涉

伊犁交涉

沙俄通过《中俄北京条约》和《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割占中国西部大片领土后,又乘阿古柏入侵新疆之机,于清同治十年(1871)五月初出兵侵占中国伊犁地区。清政府向沙俄索还,沙俄许诺俟中国克复乌鲁木齐等城后即予交还。及至光绪三年(1877)左宗棠平定阿古柏,沙俄却拒不交还伊犁。四年,清政府派崇厚赴俄谈判,在沙俄诱胁下,于次年八月擅订《里瓦几亚条约》,认可沙俄的多项侵略要求。国内舆论大哗,清政府拒绝批准该约,将崇厚革职下狱。六年六月,改派曾纪泽使俄交涉,据理力争,于次年正月签订《中俄伊犁条约》,较崇厚所订条约争回部分权益,中国收复伊犁九城,但伊犁西境霍尔果斯河以西大片领土仍为沙俄割占。

猜你喜欢

  • 李庭

    ?—1304元女真人,本姓蒲察,小字劳山。金末,其家徙济阴(今山东菏泽),后徙寿光。至元六年(1269),佥隶军籍,从攻宋襄阳,以功授益都新军千户。攻樊城有功,擢管军总管。复从伯颜取郢州,攻沙洋,升万

  • 黑漆古

    表面漆黑发亮的一种古代青铜器。始见于宋,沿用至今。有关实物在商周至明代文物中均可看到,尤以部分汉唐铜镜为精。主要分布于长江流域以南的湖北、湖南、安徽,河南南部、山东西南等地。特点是表面油黑发亮,耐蚀力

  • 寻梦凑

    777—809又名寻阁劝。南诏第七世王。唐蒙舍川(在今云南巍山)人。姓蒙氏。乌蛮(彝族)。贞元十年(794),曾随父南诏王异牟寻参加与唐和好的点苍山会盟。元和三年(808),异牟寻卒,继立,自称骠信(

  • 驱军

    金代军种之一。金初放免辽的奴隶,使守泰州(指旧泰州,在今黑龙江泰来县塔子城;一说为今吉林洮南四家子古城),称驱军。

  • 薛禅皇帝

    即“元世祖”。

  • 召伯

    ①即“召公”。②即“召虎”。

  • 春秋晋邑。在今山西吉县东北。《左传》庄公二十八年(前666):晋侯“使大子居曲沃,重耳居蒲城,夷吾居屈”,即此。以产良马著名。《左传》僖公二年(前658):“晋荀息,请以屈产之乘与垂棘之璧假道于虞以伐

  • 颛臾

    西周东夷小国,春秋鲁之附庸。风姓。在今山东平邑县东。《左传》僖公二十一年(前639):“任、宿、须句、颛臾,风姓也,实司大皞与有济之祀,以服事诸夏。”《论语·季氏》:季氏将伐颛臾。孔子曰:“夫颛臾,昔

  • 五省

    官署合称。(1)东晋有吏部、祠部、五兵、左民、度支五尚书,各为一省,合称尚书五省。(2)南朝宋、齐、梁、陈及北魏以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秘书省、集书省为五省。(3)隋文帝时指尚书省、门下省、内史省、

  • 东阳县

    秦置。治今江苏盱眙县东南东阳。属东海郡。西汉属临淮郡。东汉属广陵郡。三国时废。西晋复置。属临淮国。东晋又废。《史记·项羽本纪》:秦二世时,东阳少年杀县令,推“(陈)婴为长,县中从者得二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