仓场衙门
官署名。清户部所属机构,设于顺治元年(1644)。掌京仓、通仓及北河运粮事务。设总督仓场侍郎满、汉各一人,驻扎通州新城总理粮务。所辖有坐粮厅,设满、汉官各一人,掌验收漕粮,催督转运及北河浚浅,通济库出纳诸事。大通桥监督满、汉各一人,掌转大通桥之陆运。京通各仓监督俱满、汉各一人。京仓有禄米仓、南新仓、旧太仓、海运仓、北新仓、富新仓、兴平仓、太平仓、储济仓、本裕仓、丰益仓。通仓有中、西二仓。
官署名。清户部所属机构,设于顺治元年(1644)。掌京仓、通仓及北河运粮事务。设总督仓场侍郎满、汉各一人,驻扎通州新城总理粮务。所辖有坐粮厅,设满、汉官各一人,掌验收漕粮,催督转运及北河浚浅,通济库出纳诸事。大通桥监督满、汉各一人,掌转大通桥之陆运。京通各仓监督俱满、汉各一人。京仓有禄米仓、南新仓、旧太仓、海运仓、北新仓、富新仓、兴平仓、太平仓、储济仓、本裕仓、丰益仓。通仓有中、西二仓。
①本唐全义县,北宋太平兴国元年(976)因避太宗名讳,改为兴安县。治今广西兴安县。历属桂州、静江府、静江路、桂林府。②明嘉靖三十九年(1560)分弋阳、贵溪、上饶三县地于弋阳县之横峰寨置。治今横峰县。
河北承德市的别称。因在滦河之北,故名。清纪昀著有《滦阳消夏录》。滦京 元上都的别称,以临滦水得名。元杨允孚著有《滦京杂咏》。
在今江西泰和县东南赣江畔。《陈书·高祖纪》:南朝梁大宝元年(550),陈霸先自岭南北上讨侯景,遣杜僧明据白口筑城,以御李迁仕,即此。
一作张询古、张绚古。唐人。著有《五代新记》(一作《五代新说》)。
书名。清官修。嘉庆十六年(1811)始纂,二十二年刊行。道光、光绪年间曾续纂。清朝统治蒙古族和西、北地区其他少数民族的行政法规。该书除满文、蒙文版本外,现存汉文版本有:乾隆年间内府抄本,理藩院编,不分
太常少卿的简称。
本春秋许国,秦置县。治今河南许昌县东。《史记·陈涉世家》:“铚人伍徐将兵居许,章邯击破之”,即此。两汉属颍川郡。东汉建安元年(196)曹操迎献帝都此。三国魏黄初二年(221)改为许昌县。
官署名。元顺帝至正十三年(1353)至十五年,陆续置于昆山(今属江苏)、镇江(今属江苏)、黄河小清口(今江苏靖江东)等地。
1207—1277元邢州南和(今属河北)人,字大用。太宗时,由小吏升转运司副使。后被刘秉忠荐于忽必烈,先后任京兆榷课所长官、陕西四川规措军储转运使等职。至元三年(1266),任左三部尚书,改户部尚书,
明洪武十七年(1384)以云远府改置为孟养府,后为麓川思氏所并。三十五年得其地仍称府。永乐二年(1404),改置为军民宣慰使司。治今缅甸孟养。辖境相当于今缅甸八莫、开泰以北,伊洛瓦底江上游迈立开江以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