仓场衙门
官署名。清户部所属机构,设于顺治元年(1644)。掌京仓、通仓及北河运粮事务。设总督仓场侍郎满、汉各一人,驻扎通州新城总理粮务。所辖有坐粮厅,设满、汉官各一人,掌验收漕粮,催督转运及北河浚浅,通济库出纳诸事。大通桥监督满、汉各一人,掌转大通桥之陆运。京通各仓监督俱满、汉各一人。京仓有禄米仓、南新仓、旧太仓、海运仓、北新仓、富新仓、兴平仓、太平仓、储济仓、本裕仓、丰益仓。通仓有中、西二仓。
官署名。清户部所属机构,设于顺治元年(1644)。掌京仓、通仓及北河运粮事务。设总督仓场侍郎满、汉各一人,驻扎通州新城总理粮务。所辖有坐粮厅,设满、汉官各一人,掌验收漕粮,催督转运及北河浚浅,通济库出纳诸事。大通桥监督满、汉各一人,掌转大通桥之陆运。京通各仓监督俱满、汉各一人。京仓有禄米仓、南新仓、旧太仓、海运仓、北新仓、富新仓、兴平仓、太平仓、储济仓、本裕仓、丰益仓。通仓有中、西二仓。
见“僧录司”。
官署名。辽代置。南面官,设于南京,掌南京道财政、赋税、度支盐铁等事。与上京盐铁使司、东京户部司、中京度支使司、西京计司合称五京计司。置使、副使、判官等职。
打击兵器。棍棒之属,多用于宋元。宋宋祁《宋景文公年记》:“关中谓大腹为胍,后讹为骨朵。”以铁或坚木为杆,首如蒜头,也有多刺如蒺藜者,故亦各称其为蒜头、蒺藜。
书名。十七世纪葡萄牙高因盘利(Coimbra)著。耶稣会逻辑学教本,由明末来华耶稣会士传入。天启三年(1623)至崇祯三年(1630)间由耶稣会士傅汎际口译,李之藻笔录。十卷。刻于崇祯四年。所据为16
官署名。掌拣选市舶香药杂物等第及打套事务。北宋宣和二年(1120),置官管勾。南宋属太府寺。
又译察卜齐雅勒。地名。在今青海湖南共和附近。明万历三年(1575),蒙古土默特部领主俺答汗在此兴建佛寺,始闻名。
明湖广应城(今属湖北)人,字应虹。隆庆进士。授知县。历任给事中、山东副使、山西参政。万历二十七年(1599)官至户部尚书。三十年因病致仕。
古代祭礼,既葬之后的祭祀。属凶礼。皇帝、皇后、品官死后多行虞祭之礼。明制,皇帝死后之祭,多至九虞,由内侍陈醴馔、拜位于几筵前,如常祭之仪。葬日初虞,柔日(即逢乙、丁、巳、辛、癸之日)再虞,刚日(即逢甲
官名。宋代置。掌屯田事务。有都大制置屯田使、制置屯田使、管勾屯田司公事、提点制置河北沿边屯田事、措置屯田、屯田副使、提点某司屯田公事等名目,常以安抚使、知州、通判等兼任。其官署有屯田司、屯田务等。
见“发运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