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治
古代的贤人政治。儒墨两家都强调“得人”对治国的重要作用。《礼记·中庸》:“文武之政,布在方策。其人存,则其政举;其人亡,则其政息。”《墨子·尚贤中》:“王公大人明乎以尚贤使能为政,是以民无饥而不得食,寒而不得衣,劳而不得息,乱而不得治者。”儒家之人治思想目的在行“文武之道”,选人标准服从于“亲亲”原则。墨家之人治观念目的在行“墨者之义”,选人标准服从于“兼爱”原则,要求“虽在农与工肆之人,有能则举之”(《尚贤上》)。两家旨趣相异。
古代的贤人政治。儒墨两家都强调“得人”对治国的重要作用。《礼记·中庸》:“文武之政,布在方策。其人存,则其政举;其人亡,则其政息。”《墨子·尚贤中》:“王公大人明乎以尚贤使能为政,是以民无饥而不得食,寒而不得衣,劳而不得息,乱而不得治者。”儒家之人治思想目的在行“文武之道”,选人标准服从于“亲亲”原则。墨家之人治观念目的在行“墨者之义”,选人标准服从于“兼爱”原则,要求“虽在农与工肆之人,有能则举之”(《尚贤上》)。两家旨趣相异。
1837—1920江苏江宁人,字雨生,号伯雨,亦称可园先生。十五岁补诸生。清光绪举人,后屡试不第。先后在省府县志局、书院、学堂、官书局和图书馆等处任职,致力于搜集江苏地方文献。著有《金陵通纪》、《金陵
在今福建泉州市涂门街。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伊斯兰教建筑之一。据寺内现存古阿拉伯文石碑记载,始建于北宋大中祥符二年(1009)。其后,元、明、清均有修建,现存主要建筑有大门、奉天坛、明善堂等。其中大门最具特
书名。波斯文Ta'rikh-i-Jahan-Gusha。波斯史家术外尼著。撰写于十三世纪五十年代,为未完成著作。传世抄本十数种,最早、最完善者为1290年抄本(巴黎国家图书馆藏)。伊朗学者卡兹维尼的校
明永乐二年(1404)筑城置戍,三年置天津卫及天津左卫,四年置天津右卫,皆治今天津市区西马路之东。迁都北京后,为京师东南转漕戍守重地。清顺治九年(1652)裁天津左卫、右卫并天津卫。雍正三年(1725
隋唐殿中省尚药局皆置主药、药童,掌刮削捣筛等药物加工之事。又唐太常寺太医署、太子左春坊药藏局亦置药童若干人。
见“优贡”。
官名。秦汉县级行政机构属吏,职掌刑狱。十六国前秦郡置。北魏太和十七年(493)定从七品下。北齐大理寺置二人。隋大理寺所属,增至八人。
官名。西魏恭帝三年(556)置,北周沿置。夏官府职方司次官,佐职方中大夫掌天下地图,主四方职贡。北周武帝省六府诸司中大夫,遂为职方司长官,称职方下大夫。宣帝即位,复置中大夫,仍为次官。正四命。隋文帝开
官名。一说即山虞。掌山林政令。《左传·昭公四年》:“《周礼》‘山人取之,县人传之,舆人纳之’。”孔颖达疏:“山虞,掌山林之政令。‘知山人’虞官也。”
本战国韩都,秦置县。治今河南禹州市。秦、汉为颍川郡治,西晋、北魏属河南郡,东魏、北齐、北周为阳翟郡治,隋先后属许州、襄城郡,唐、五代先后属嵩州、洛州、许州,北宋属颍昌府,金、元为钧州治,明洪武初废入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