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历史百科>历史知识>二里岗战国墓

二里岗战国墓

战国时期墓葬群。位于河南郑州市东南郊二里岗。在七万多平方米的范围内探出墓葬五百余座,其中战国墓占百分之九十。1953—1954年发掘战国墓二百十二座。墓间平均距离2—4米,最近仅0.2米,但无相互打破的情况。其中以中、小型竖穴土坑墓为主,共一百八十六座,皆有棺,部分配有椁。

二里岗战国竖穴土坑墓平面图

其次是竖穴空心砖椁墓,共二十六座。头多向北,葬式主要有仰身直肢与仰身屈肢两种。约百分之九十三的墓随葬五至二十件陶、铜、铁器等,多置于壁龛内。据陶器组合形式,这批墓葬可划为三类:第一类,组合为鼎、豆、壶各一,多伴有盘、匜各一,占陶器墓的百分之五十七,约属战国中期。第二类,组合为鼎、盒、壶各一。第三类,以所谓合碗一分别与一件壶、尊、罐组合。二、三类墓数量较少,约属战国晚期或末期。墓中填土内多发现有钁、臿、锄等铁农具,可能是掘墓穴时遗落的。

明刻本《二刻拍案惊奇》插图

猜你喜欢

  • 萧纶

    519—551南朝梁武帝第六子。字世调。封邵陵王。太清二年(548),侯景叛乱,以中卫将军加征讨大都督,率众讨景,次钟离(今安徽凤阳东北),而景已渡采石(今安徽马鞍山南)。乃昼夜兼程赴援京师,败还京口

  • 太子斋帅

    见“斋帅(2)”。

  • 影射

    见“影占”。

  • 白蒲堰

    在今江苏如皋市东南白蒲。宋时为运河(今通扬运河)上堤堰。南宋绍兴四年(1134),金兵侵淮南,诏毁通州白蒲堰以拒。明清时置镇。嘉靖年间倭寇曾犯此。

  • 述古殿直学士

    官名。宋承唐制,置枢密直学士,掌侍从,备顾问。政和四年(1114),改称述古殿直学士,品秩俸禄等不变。建炎二年(1128)复旧。

  • 广成县

    西汉置。治今辽宁建昌县。属右北平郡。东汉废。

  • 郑默

    213—280魏晋时荥阳开封(今河南开封县西南)人,字思元。起家魏秘书郎,转尚书考功郎,专典伐蜀事,迁司徒左长史。十二郡中正选举曾与司马炎同品辈。及炎即帝位,常得嘉奖,与帝骖乘。入为散骑常侍。以父丧去

  • 平章事

    官号。唐永淳元年(682)始为外司四品以下知政事者加号,有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中书门下平章事等名称,为宰相职衔。宋代为中书门下平章事、平章军国重事、平章军国事等官省称。辽代中书省置,又有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 任子

    ①汉代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凡吏二千石以上任职满三年者,得任其同产(兄弟)若子一人为郎。任子一般为郎官,也有任为太子官属者。哀帝时曾下诏废除,旋复。东汉因之,公、卿、校尉、尚书均能任子弟为郎或舍人。东汉

  • 周阳

    西汉侯国。在今山西绛县西南,一说在今闻喜县东三十里东镇城南。属河东郡。文帝元年(前179)封淮南王舅赵兼为周阳侯(见《史记》本纪);武帝即位,封田蚡弟胜为周阳侯(见《田蚡传》),均即此。元狩二年(前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