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历史百科>历史知识>乡兵

乡兵

①乡间民兵武装。北魏末年,地方豪强纷纷建立乡兵,以私兵、部曲为骨干,包括宗族、乡党、宾客等。西魏、北周建立府兵制,大量吸收地方武装,由大都督或仪同率领,使乡兵转化为正规军。隋初,北齐旧境及与陈接壤处,地方豪强多拥有乡兵。文帝招引豪强,授以官职,渐纳入府兵系统。唐中后期地方上又出现乡兵,乃土豪武装,常为当地官府收编利用。《北梦琐言》卷四:“土豪赵师儒率乡兵数千,凭高立寨,刑讼生杀,得以自专,本道署以军职。”五代亦然。宋承五代之制,建乡兵,其成员选自户籍,在所团结训练,以为防守。一般是几名壮丁中选拔一名充当,平时不脱离生产,农闲定期教阅,教阅时发给钱粮。有些边州乡兵出自招募,在边地垦荒纳租,守护边土。乡兵或沿用禁兵指挥、都等编制,或按*保甲法组成,或几种编制互相参用。多数乡兵徒具形式。少数边州乡兵,却有相当战斗力,甚至超过正规军。清代也称乡勇,为官方或地主豪绅临时招募的地方武装。始建于雍正八年(1730),道光末年以后迅速发展。有事募集,事平则散,驻守本乡,亦随营作战。各直省乡兵名称不一,有屯练、民壮、乡团、猎户、渔团、沙民等。②明代因某地军情需要而招募的当地士卒。有隶于军籍者,如浙兵、川兵、辽兵等。不隶于军籍者,所在多有,如毛葫芦兵、矿兵、盐壮、杂蛮蜑、僧兵、土司兵等名目。

猜你喜欢

  • 两汉书辨疑

    书名。清钱大昭撰。四十二卷。其中《汉书辨疑》二十二卷,《后汉书辨疑》(纪、传)十一卷,《续汉书辨疑》(八志)九卷。大昭精于《说文》,深通古训,曾谓注史与注经不同,注经以明理为宗,注史以达事为主。他不满

  • 布侬蛮

    即“侬人”。

  • 陈希烈

    ?—757唐宋州(治今河南商丘南)人。精玄学,工文章。开元中,常于禁中讲《老子》、《周易》,专以神仙符瑞取媚玄宗。开元十九年(731),为集贤院学士、知院事。玄宗凡有撰述必经其手,累迁黄门侍郎、崇玄馆

  • 雇借

    南朝梁武帝营造佛寺诸功德时,不关材官,不用国匠,而雇用民力,以成其事,谓之雇借。武帝称此法民得其利,国得其利,我得其利。雇借之法,是南朝役法的一大变革。

  • 照刷

    元、明、清公文用语。照意为明察,刷意为刮扫寻究,即检察文卷规定事务是否依限完结,有无错失、遗漏、规避、侵挪款项、刑名违错情况。

  • 完颜素兰

    金女真人,一名翼,字伯阳。至宁元年(1213),举策论进士。贞祐初,累迁应奉翰林文字,权监察御史。贞祐三年(1215)正月,自中都计议军事归,首次揭发术虎高琪罪恶,深得宣宗赏识,再任监察御史,擢内侍局

  • 彭汝砺

    1047—1095北宋饶州鄱阳(今江西波阳)人,字器资。治平进士。历任幕职官。王安石善其《诗义》,补国子直讲。召为监察御史里行,陈时政十事。又论不当以宦官王中正、李宪主兵,引汉唐祸乱之事为戒。元丰初,

  • 的博岭

    在今四川理县南。唐贞元时,韦皋分兵出西山,逾的博岭,即此。

  • 八友

    即“竟陵八友”。

  • 媒曹

    官署名。(1)三国魏司马昭相国府僚属诸曹之一。设属一人。西晋以后不置。(2)御史台诸曹之一。两晋、南朝置,设侍御史掌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