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分钱
西汉铸币。铜质。据《史记·汉兴以来将相名臣表》,武帝建元五年(前136)“行三分钱”。一说三分钱即武帝所铸半两钱,枚重四铢,为半两(十二铢)的三分之一,故名。《汉书·武帝纪》:建元五年“罢三铢钱,行半两钱”。一说《史记》、《汉书》记载有误,或曰为吕后“五分钱”之误,或曰为汉文帝“四铢”半两钱之误。
西汉铸币。铜质。据《史记·汉兴以来将相名臣表》,武帝建元五年(前136)“行三分钱”。一说三分钱即武帝所铸半两钱,枚重四铢,为半两(十二铢)的三分之一,故名。《汉书·武帝纪》:建元五年“罢三铢钱,行半两钱”。一说《史记》、《汉书》记载有误,或曰为吕后“五分钱”之误,或曰为汉文帝“四铢”半两钱之误。
书名。元徐勉之撰。一卷。至正十九年(1359)张士诚部将吕珍守越(治今浙江绍兴),朱元璋部将胡大海来攻,珍固守三月,兵退。是书逐日记述此事经过而颂吕珍保越之功。《四库全书》、《艺海珠尘》、《丛书集成》
在今河南巩义市西东洛河上。《新唐书·地理志》河南府偃师:“天宝七载,尹韦济以北坡道迂,自县东山下开新道通孝义桥”,即此。
官僚属吏。《周礼·天官·大宰》:“以八法治官府,一曰官属,以举邦治。”郑玄注:“官属,谓六官其属各六十。”
305—376晋丹阳句容(今属江苏)人,字思玄,一名穆。出身世族。博学有才章。初为郡主簿功曹史,选补太学博士。官至给事中、散骑常侍。外混世务,内修真学,曾师事杨羲,受《上清经》。后居茅山。传今紫阳观南
官名。明代置。掌管南京留守防护之事。景泰三年(1452)始置,一人,以侯、伯、都督充任,领南京五军都督府之事,其治所设于中军都督府。
官名。南朝梁置。天监七年(508)定为施用于境外武职二十四班中的一班,是最低的一班。大通三年(529)定制后仍为最低一班。
?—399十六国时赵郡(治今河北高邑西南)人。北魏克中山(今河北定州),中山太守仇儒不乐内徙,亡匿赵郡,推准为主,号使持节、征西大将军、巨鹿公。有众二千余。据关城,连引丁零,势及常山、广平诸郡。后被北
即“有穷后羿”。
见“吉贝”。
即“准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