驸马都尉府
官署名。辽置,属北面皇族帐官,掌公主帐宅之事。
官署名。辽置,属北面皇族帐官,掌公主帐宅之事。
官署名。明置,掌运递粮物。洪武九年(1376)始置。设官大使、副使各一人,并验民夫多寡设百夫长统领。后汰副使及百夫长。官署名。明洪武九年始置,初掌传送军囚,后管运递粮物。其长官为大使和副大使。《明史·
西魏、北周左、右小武伯下大夫的省称。
宋朝主管书写机宜文字简称。官名。宋代宣抚使司、宣抚处置使司、统制、发运使、总领所、转运使司、提点刑狱司、提举茶盐司、提举市舶使等所属,主管文书。
官名。亦作导桥掾。汉朝为地方政府掌修治道路桥梁的吏员,多置于交通要道或险阻处。河南尹所属见《水经注·谷水注》引《建青门石桥纪功柱铭》,其他如武都有西部道桥掾,蜀郡属国有南部道桥掾,均见于汉碑。晋朝则置
军名。十六国后赵禁卫军。《晋书· 石季龙载记》: “改直荡为龙腾,冠以绛帻。”北朝设有直荡都督、直荡别将等职。唐朝太子左、右清道率府兵称直荡。
国家的储君,即太子。《汉书·疏广传》:“太子,国储副君,师友必于天下英俊,不宜独亲外家许氏。”
官名。三国魏置,统兵,职掌同将军,位低于同号将军。三国魏元帝咸熙(264—265)中,牵弘自陇西太守迁此职,西晋武帝泰始四年(268),罢振威、扬威护军,置左、右积弩将军。东晋复置。官名,三国魏置,掌
官名。汉朝时西域尉犁等国置,员一人。官名,西域尉犁国置,掌佐国王治国。《汉书·西域传下·尉犁国》:“尉犁侯、安世侯、左右将、左右都尉、击胡君各一人,译长二人。”
官署名。① 明清地方征税机构。明初改在京官店为宣课司,府州县官店为通课司,后改通课司为税课司、局。府称局,县称司。设从九品大使一人,典商贾,侩屠,杂市之常征,汇于府州县。清朝沿置,征纳地方店铺牙贴契税
官名。即“太仓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