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历史百科>古代官职>陆军署

陆军署

官署名。(1) 北洋政府设置,民国十六年(公元1927年)七月由原陆军部改设,属军事部。署长由军事次长一人兼任,署内分设事务厅及军衡、军务、军械、军学、军需、军法、军医七司,事务厅不设厅长,分科办事;各司设司长、参事、秘书、司副官、科长、科员、技正、技士等员。(2)国民党政府设置,属军政部,依照民国十七年(公元1928年)十一月二十一日公布的《军政部陆军署条例》规定, 设署长、副署长各一人,掌理全国陆军行政事宜。署内设总务处及军衡、军务,军械、交通、军医、军法六司。处设处长、司设司长、各司处下设科长、科员若干人,承长官之命, 分掌各该科事务。直辖机关有残废军人教养院、器材工厂、军医学校、兽医学校,卫生材料厂, 陆军署在必要时得设立各种委员会,其委员由署长聘请或指派之。

猜你喜欢

  • 知北院枢密事

    官名,辽朝置,为北院属官,佐北院枢密使掌兵机武铨群牧之政,凡契丹军马皆属之。见《辽史·百官志》,参看“知枢密院事”条。

  • 书写房

    官署名。明崇祯十七年(1644)三月,李自成农民军入北京后改明中书房而置。职掌仍因袭明朝旧制。

  • 直省官

    唐五代三省皆置,凡百官诣宰相,皆以其引接。流外官名。宋初置于中书门下后省,分班在省中直日,处理日常事务。

  • 左司隶寺

    官署名。十六国汉刘聪置。以左司隶为长官,掌管左司隶部民,领户二十余万,下设内史,每 一内史领万户。见《晋书·刘聪载记》。

  • 王府典宝正、典宝副

    官名。明代王府长史司所属有典宝所,置典宝正一人,秩正八品,掌王宝、符牌。其副职有典宝副一人,秩从八品,嘉靖四十四年(公元1616年)裁革。

  • 廷尉卿

    东汉至南朝、北魏为廷尉尊称。南朝梁武帝天监七年 (508)定为正式官称,十一班。陈因之,三品、中二千石。官名,东汉置,为廷尉长官,俸中二千石,掌平狱,奏当所应。凡郡国的疑难案件,皆处当以报。属官有正和

  • 任官科

    官署名,清末陆军部军衡司所属四科之一。光绪三十二年(1906)设。掌陆军官佐升补官阶、注册给凭,以及陆军各校毕业学生除授官阶等事。置科长、科员、录事。

  • 曳刺

    初为官吏名后为职役名。契丹语音译,义为壮士、勇士,或作拽刺。辽有拽刺军,直隶于朝廷。亦用作官名,有旗鼓拽刺,掌护卫皇帝仪仗旗鼓;军中拽刺,司边防侦候,传报军情;祗候郎君拽刺属祗候郎君班详稳司,掌御前祗

  • 山东科

    清朝兵部武选清吏司所属之办事机构。额设经承一人。

  • 父母官

    民间对州县长官的敬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