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历史百科>古代官职>钩盾令

钩盾令

官名。西汉隶少府,秩六百石。由宦者充任,官署设在未央宫中,管品京城附近皇家苑囿,属官有五丞两尉。甘泉、上林等大苑囿别置专官管理,不属钩盾。东汉名义上仍隶少府,管理京城内外园苑离宫池观,职任颇大,郑众、蔡伦等皆以中常侍兼任,属官更多,有丞、永安丞、苑中丞、果丞、鸿池丞、南园丞、濯龙监、直里监等。灵帝时或任用士人。三国魏沿置,七品,属官增设灵芝园监、总章监、戏马监及邺玄武丞。西晋改隶大鸿胪,属官稍减。东晋、南朝大鸿胪不常置,遂无闻。北魏仍置,亦用宦者。北齐、隋、唐为司农寺钩盾署长官,不设宫禁中,任用士人,职掌亦不同。隋朝置三员,正八品; 唐朝置二员,正八品上。宋朝存其名而罕除。参见“钩盾署”。


官名,汉置,属少府,俸六百石,掌诸近池苑囿游观之处。有丞,属官有永安丞、苑中丞、果丞、鸿池丞、南园丞、濯龙监、直里监等。其后,历代多沿置。见《汉书·百官公卿表上·少府》、《后汉书·百官志三·少府》、《历代职官表·内务府奉宸苑》。

猜你喜欢

  • 委员会

    (1)辛亥革命后仿照西方制度所设的议会中的组织。如北洋政府时期第一届国会参议院与众议院中均设全院委员会,各种常任委员会和特别委员会。民国二年 (公元1913年) 各省省议会在闭会期间亦设常驻的委员会。

  • 户部使司

    官署名。辽朝南面官。又称“东京户部使司”。掌东京路赋税、度支、盐铁等事。与上京盐铁使司、中京度支使司、南京三司使司、西京计司合称五计司。设户部使等职。

  • 内服

    官类名。自夏王朝建立起,奴隶制国家即分为王直接统治区域与隶属王朝的分封区域两个部分。在王朝直接统治区内为王室服务的官,即王廷中的百官,商与西周时代称之为内服,分封区域的诸侯以及有臣服或同盟关系的异族“

  • 盐法道

    官名。明清道员之一。明景泰七年(1456)设,由广西按察司之分巡道兼管所属盐课司。其后山西、山东、浙江、福建、云南及延缓、固原等处,或由分巡道,兵备道兼管盐法,或由专设道员管理盐法。清朝沿设。凡不设盐

  • 尚药直长

    官名。尚药局次官。隋朝门下省置四员,正七品下; 炀帝大业三年(607) 改隶殿内省,仍置四员,正七品。唐朝隶殿中省,置四员,正七品上。

  • 孤稳斡鲁朵

    即“崇德宫”。

  • 刑礼房

    官署名。唐玄宗开元十一年(723)政事堂移中书门下后,为其办事机构五房之一,分主刑、礼众务,设堂后主书三人,掌行遣文书工作。

  • 上开府仪同大将军

    勋官名。北周武帝建德四年(575)置,位在开府仪同大将军上。主要授予有军勋的功臣及北齐降官,无具体职掌,九命。初任此职者加使持节、大都督、骠骑大将军、侍中,静帝大象元年(579)罢此制,唯任总管、刺史

  • 神策总管

    将官名,金朝置。为军中主将或主帅,掌领兵征伐。神策总管为金国海陵王侵宋时的三十二总管之一。见《金史·百官一》。

  • 增广生员

    简称增生。明清学校生员。指科举制度下考入府、州、县学廪生定数之外增广员额之生员。明宣德(1426—1435)中定制,在京府学增广六十人,在外府学增广四十人,州增广三十人,县增广二十人。其缺额由岁、科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