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曲将
官名。汉朝置。三国、两晋、南朝宋、陈沿之,军中及州、郡皆置,属部曲督。三国魏时规定须留家属作为人质,西晋武帝泰始元年(265)罢部曲将长吏以下质任。八品。
泛指部校尉和军候。汉朝军队的最大编制单位称部,大将军营五部,每部设校尉一人,领本部兵马,秩比二千石,下有军司马一人,掌帅兵作战,秩比千石。部下为曲,曲设军候一人,掌领一曲兵马,秩比六百石。部曲将即泛指部校尉和军候。见《后汉书·百官一》。
官名。汉朝置。三国、两晋、南朝宋、陈沿之,军中及州、郡皆置,属部曲督。三国魏时规定须留家属作为人质,西晋武帝泰始元年(265)罢部曲将长吏以下质任。八品。
泛指部校尉和军候。汉朝军队的最大编制单位称部,大将军营五部,每部设校尉一人,领本部兵马,秩比二千石,下有军司马一人,掌帅兵作战,秩比千石。部下为曲,曲设军候一人,掌领一曲兵马,秩比六百石。部曲将即泛指部校尉和军候。见《后汉书·百官一》。
清朝吏部之奖叙制度。凡官员考核成绩优良或有功绩者,奉旨交部议叙,以资奖励。议叙之法,分为纪录、加级两种。由保举而授任之官亦称议叙,如议叙知县等即是。清制,官吏有功交吏部核议,以定功赏的等级,称为议叙。
官名。太平天国设置,属北王府,员额十二人,官阶为职同总制。参见“典更”。
见“十飙将军”。
州分职吏名。北齐置于诸州,见《隋书·百官志中》。唐代改为司田参军事,参见该条。
汉朝列侯原封国邑之外的食邑。《汉书·张汤传》: “延寿已列位九卿,既嗣侯,国在陈留,别邑在魏郡,租入岁千余万。”第二食邑。汉朝列侯原有封地食邑,后又因功加赐另一封邑,称别邑。《汉书·张汤传》:“延寿已
官署名。元制,河东陕西等处转运盐使司所属有河东等处解盐管民提领所与安邑等处解盐管民提领所,各置正提领一人,从八品;副提领一人,从九品;以管理本处盐场民户。
官名。为临时稽勋局的长官,见“临时稽勋局”。
官名。南朝宋孝武帝初置,以代都水使者之职,旋复故。官名,西汉置。西汉时水衡属官有令、长、丞、尉二十余人,分掌上林苑中宫、馆、台、市、禽兽等事。令、长负责本单位全面,丞为令佐,或独掌一面,尉掌治安保卫。
官名。南诏官,中府主将。
学官,掌教授五经。五经指《诗》、《书》、《易》、《礼》、《春秋》。《礼》,在汉朝指《仪礼》,后代指《礼记》。《春秋》包括三传,即《公羊传》、《左氏传》、《谷梁传》。《后汉书·显宗孝明帝纪》:“是岁,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