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历史百科>古代官职>车骑将军

车骑将军

官名。西汉初置为军事统帅,作战时领车骑士,故名。事讫即罢。武帝后常设,地位仅次于大将军、骠骑将军,在卫将军上,常典京城、皇宫禁卫军队,出征时常总领诸将军。文官辅政者亦或加此衔,领尚书政务,成为中朝重要官员。东汉权势尤重,位比三公,常以贵戚充任,秩万石。出掌征伐,入参朝政。灵帝时常加授宠信宦官或作赠官。中平元年(184)分置左、右,旋罢。魏晋南北朝沿置,位次骠骑将军,在诸名号大将军上,多作为军府名号,以加授大臣、重要州郡长官,无具体职掌。魏、晋、宋二品,开府者位从公,一品。梁武帝天监七年(509)定为武秩二十四班,大通三年(529)改三十四班。陈一品、秩中二千石。北魏文帝太和十七年(493)定为一品下,二十三年改二品。北齐二品。北周正八命。隋朝因袭北周府兵制度,各级组织名称稍异,十二府所辖诸军府,称骠骑府或车骑府,分驻各地统领府兵,皆置车骑将军,正五品上。置于骠骑府者为次官,置于车骑府者为长官。炀帝大业三年(607)改诸骠骑、车骑府为鹰扬府,改车骑将军为鹰扬副郎将、鹰击郎将。唐初复置为车骑府长官或骠骑府次官,正五品上,分属十二卫、十二军等。高祖武德七年(624)以后,先后改名为别将、果毅都尉,诸卫、东宫诸率府亲、勋、翊卫府所置则改名郎将。


官名,为重号将军,西汉置,掌领车骑士。《汉书·高惠高后文功臣表》:“肥如敬侯蔡寅:以魏太仆汉王三年初从,以车骑将军破龙且及彭城,侯,千户。”东汉时位在大将军、骠骑将军下,在卫将军上,位比公,秩万石。《后汉书·肃宗孝章帝纪》:“冬十二月丁酉,以马防为车骑将军。”又《孝和帝纪》:“冬十月乙亥,以侍中窦宪为车骑将军,北伐匈奴。”《后汉书·百官一·将军》:“章帝即位,西羌反,故以舅马防行车骑将军征之,还后罢。和帝即位,以舅窦宪为车骑将军,征匈奴,位在公下;还复有功,迁大将军,位在公上……安帝即位,西羌寇乱,复以舅邓骘为车骑将军征之,还迁大将军。”其后,魏晋南北朝多沿置,隋车骑将军属骠骑府,唐废。

猜你喜欢

  • 郡伯

    1、爵名。金改县为郡伯,一品称郡王,二品称郡公,三品称郡侯,四品称郡伯。见《金史·百官一》。元代爵分八等,郡伯为正四品和从四品两级。《元史·百官七》。2、知府的别称。因知府掌管一郡,相当于古代的方伯,

  • 判南京留司御史台事

    官名。北宋仁宗庆历五年(1045),于陪都应天府(今河南商丘)置南京留司御史台。后置判台事,以三品以上官充任。不及三品者,为权判或管勾。

  • 帐内别将

    官名。北魏末置。蔡儁以平远将军任此。

  • 驼牛署

    官署名。北魏置,掌饲驼骡驴牛。北齐沿置,设令、丞,隶太仆寺。领典驼、特牛、牸牛三局,各设都尉,亦常作为囚禁官员之所。《魏书·萧宝寅传》:“乃于太仆驼牛署赐死。”《北齐书·高昂传》:“(尔朱)荣入洛,以

  • 蒙古地方自治政务委员会

    官署名。国民党政府设置。民国二十二年(公元1933年)十月内蒙古要求自治,国民政府于次年颁布《蒙古地方自治办法》,有原则八项,其中有关自治组织机构的规定为:一、在蒙古适宜地点,设一蒙古地方自治政务委员

  • 仓人

    官名。《周礼》地官之属。一说为周朝置。掌谷物贮藏。《周礼·地官》: “仓人,中士四人,下士八人,府二人,史四人,胥四人,徒四十人”,“掌粟入之藏,辨九谷之物,以待邦用。若谷不足,则止余法用。有余,则藏

  • 宫臣

    东宫官员泛称。《旧唐书·李纲传》:“皇太子勇尝以岁首宴宫臣”。

  • 健吏

    精明强干的官吏。《晋书·张载传》:“汉(高)祖泗上之健吏,光武舂陵之使客耳。”

  • 帝师

    教佛最高神职。受皇帝供奉。始设于西夏。仁宗仁孝时期帝师名波罗显胜,师号贤觉,并有讲经律论、功德司正、偏袒都大提点职务,受俱足封号。曾与仁宗同署名详勘佛经。元朝于世祖忽必烈至元六年(1269)始设,由乌

  • 别试所

    宋朝贡举考试机构。又称别试院、别院、小院。为各级考试举行别头试场所。北宋礼部试常置于国子监或太常寺,南宋后期专建别试院。科举考试机构。又称别试院、别院、小院。北宋时礼部试常在国子监或太常寺设别试所,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