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历史百科>古代官职>诸路宝钞都提举司

诸路宝钞都提举司

官署名,元朝置。掌印行钞币。世祖至元二十四年(1287)由诸路交钞都提举司改立,秩升为正四品。置达鲁花赤、都提举、副达鲁花赤,提举各一员,同提举、副提举各二员。顺帝至正十年(1350),改为诸路宝泉都提举司。


官署名。元置,属户部。中统元年(公元1260年)于燕京行中书省置诸路交钞提举司,印造诸路通行元宝交钞。后以户部官兼提举交钞公事。至元三年(公元1266年)置诸路交钞都提举司,秩正五品。八年(公元1271年)复以交钞提举司属户部。二十四年(公元1287年)印造至元通行宝钞,改称诸路宝钞都提举司,升正四品。设达鲁花赤一人,正四品;都提举一员,正四品;副达鲁花赤一人,正五品;提举一人,正五品;同提举二人,从五品:副提举二人,从六品;知事一人,从八品;照磨一人,从九品。又有提控案牍二人,司吏十二人,蒙古必阇赤一人,回回令史一人,奏差七人。至正十年(公元1350年),变更钞法,改诸路宝钞都提举司为诸路宝泉都提举司。

猜你喜欢

  • 甲坊署丞

    官名。即甲坊丞。

  • 精膳司郎中

    官名。即“精膳清吏司郎中”。

  • 诛貉将军

    将军名号。新莽置。时有诛貉将军阳俊,见《汉书·王莽传》。杂号将军名,西汉末年王莽以阳俊为诛貉将军,掌帅军征伐。见《汉书·王莽传》。

  • 诰封

    明清两代,对官员有封赠时,五品及其以上的用皇帝的诰命授予,称诰封;六品及其以下的用敕命授予,称敕封。参看“诰命”条。

  • 银捐

    清朝捐纳方式之一。乃后期之加捐花样,咸同年间,初为鼓励加捐,实行多立班次,减折加捐之法。纳捐者多以饷粟交进,有成数不及定额之半者。其后另订加成新章,并令交进实银,因有此称。同治三年(1864)设银捐新

  • 奴儿干都司

    官署名,亦为政区名。明置,为奴儿干都指挥使司的简称。洪武二十年(公元1387年)于辽东北部置三万卫,管辖兀者、乞列迷、女真地区,以千户侯史家奴为指挥佥事。永乐元年(公元1403年)建州女真首领阿哈出来

  • 主事

    官名。汉朝光禄勋所属有南北庐主事、三署主事,于诸郎中察茂才高第者为之,秩四百石。三国魏沿置,属中书,官七品。晋朝门下、中书亦置,官八品。南朝宋、齐、梁、陈及北朝魏、齐并置,称主事令史。北齐尚书诸曹、隋

  • 盐池使

    使职名。主盐务。唐中宗景云四年(710)始置,以浦州刺史充关内盐池使,玄宗先天二年(713)强循除豳州刺史,充盐池使,主管盐州池务,开元十五年(727) 兵部尚书萧嵩除关内盐池使,此后朔方节度使常带盐

  • 特牛都尉

    官名。北齐置。从九品上。参见“特牛局”。

  • 护羌戎中郎将

    官名。北魏置。掌管羌族事务。孝文帝太和十七年定为三品中,二十三年改为从三品。北齐沿置,从三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