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历史百科>古代官职>试衔

试衔

官制用语。又称试秩。即试某阶官。宋朝初年,初授幕职官则试秘书省校书郎; 再任至两使推官,则试大理评事; 掌书记、支使、防御、团练判官则试大理司直、评事。亦有解褐即授试大理评事、校书郎、正字、寺监主簿、助教者。神宗元丰 (1078—1085)改制,大理司直、评事,秘书省校书郎、正字,寺监主簿改为职事官,遂罢其试秩。


又称试秩,为宋初幕职州县官的加官。分为试大理司直、试大理评事,试秘书省校书郎,试秘书省正字,试寺监主簿,试助教六等。试衔又是一种出身,可以候选入官。惟以恩泽授试衔者,不得赴选。太平兴国二年(公元977年)诏试衔与斋郎均衣白衣,故又称白衣选人。元丰改制,以试大理评事为假承事郎,试秘书省正字为假承奉郎,后又改太庙斋郎为假将仕郎,均非正官。号称假版官。政和六年(公元1116年)去“”字,改假将士郎为将仕郎(原将仕郎改称迪功郎),假承务郎改为登仕郎(原登仕郎改为修职郎),假承仕郎与假承奉郎改为通仕郎(原通仕郎改为从政郎),秩均为未入流。

猜你喜欢

  • 户科

    官署名。明清六科之一。明洪武六年(1373)置,设给事中二人。初隶承敕监,后隶通政司。二十四年设都给事中一人,左、右给事中各一人,给事中八人。永乐 (1403—1424) 中六科自为一署。南京亦设。掌

  • 行军长史

    官名。东汉末曹操丞相府高级僚属,出征则置,掌管行营事务。至隋,历代多沿置。隋文帝开皇二十年(600)晋王杨广为灵朔道行军元帅,杨素为行军长史。唐初用兵,各总管府亦置。亲王遥领,则以行军长史主其军事。官

  • 采访副使

    官名。北宋置,佐采访使察访官吏善恶和民间疾苦。

  • 士林馆学士

    官名。南朝梁置。武帝大同七年(541)于宫城西立士林馆,延学者为之。在馆内讲授、议论经义。

  • 直长

    官名。北魏始置,为皇帝近侍亲信。间有左、右之分,多以他官兼领。北齐时门下省领左、右局,置左、右四人,从五品。隋唐五代亦置。一为殿中省所领尚食、尚药、尚衣、尚舍、尚乘、尚辇六局所置,无定员,秩正七品上,

  • 翊卫正都督

    官名。北齐置。为左、右卫府直卫属官,负责舆驾出入侍卫。从五品。

  • 丁内艰

    参见“丁忧”。

  • 中州断事官

    官名。元太宗六年 (1234) 始设,为燕京行尚书省长官,掌管中原政刑财赋,又称行天下诸路也可札鲁忽赤、燕京等处行尚书省事等。中统元年 (1260) 罢。

  • 武卫军都指挥使、副都指挥使

    武官名。金置,见“武卫军都指挥使司”。

  • 清野将军

    官名。将军名号。南朝梁武帝普通六年(525) 置,定为武职三十四班中的十班。陈沿置,拟七品,比秩六百石。北齐亦置,九品上。武官名。北齐设置,用以褒赏勋庸,秩正九品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