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头
唐代科举之制,称解试第一名为解头。
唐代科举之制,称解试第一名为解头。
郡散吏名。汉代置,无实际职掌,考见“议曹掾吏”。
官名。北魏置。孝文帝太和十七年(493)定为六品中,二十三年复次职令,未见。
辽朝职官类名。属南面官。辽立国后,仿中原地方建制,设府、州、军、县、乡等地方行政机构,置节度、观察、防御、团练等使及刺史、知州、知府、县令等官,统称为南面方州官。
官名。北齐司农寺上林部长官,属钩盾署。
即“别头试”。宋代科举考试的方式之一,即“别头试”,见该条。
辟士四科是汉朝推荐任命官吏的四条标准。汉朝官吏的任用,初由朝廷委派,后来,朝中的高级官员和地方州郡的属吏,皆由自己向朝廷推荐任命,但有些实在不称职,于是肃宗孝章帝建初年间下诏辟士四条。《后汉书·孝和帝
官名。南朝梁置。武帝天监七年(508)定为施用于境外的武职二十四班中的四班,拟伏波将军等号,大通三年(529)定制后,班阶略提高,改拟光烈将军等号。
即“耆长”。
官名。明置,秩均为五品,掌太子上奏请、下启笺及讲读之事。实为翰林官迁转之阶。景泰间倪谦、刘定之而后,仅杨延和一任此职,后不复设。
宋代称百官上朝时的班位次序为合班。亦称“杂压”,见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