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历史百科>古代官职>裨将军

裨将军

初谓副将,相对主将而言,亦称裨将。《史记·楚世家》: “秦大败我军,虏我大将军屈匄、裨将军逢侯丑等七十余人。”后成为低级将军名号。新莽时赐诸县属令长皆为裨将军。魏晋南北朝位列诸杂号将军之末,魏、晋、宋八品(一说为魏五品),梁为武职流外一班,北魏孝文帝太和十七年(493)定为九品上,二十三年改从九品上,北齐从九品。隋朝为散号将军之一,从九品,炀帝大业三年(607)废。


裨将军也简称裨将,属大将军,位在偏将军下校尉上。初为副将。《史记·楚世家》:“秦大败我军,虏我大将军屈匄、裨将军逢侯丑等。”后成为低级将军名号。《汉书·王莽传》:“于是置前后左右中大司马之位,赐诸州牧号为大将军,郡卒正、连率、大尹为偏将军,属令长裨将军,县宰为校尉。”其后,魏晋南北朝也置。

猜你喜欢

  • 邮传部右参议

    参见“邮传部左参议”。

  • 掾史

    官名。明朝诸军事衙门中的吏员。五军都督府、京军三大营及各镇守总兵官下均设,掌文移出入等事。官名。在三公府和将军府,掌管一曹事务的长官长称“掾”,有时也称“掾史”,此之“掾史”与“掾”义同,皆为正职,其

  • 艺林库

    官库名。元天历二年(公元1329年)置,属艺文监,秩从六品。掌藏贮书籍。设提点一人,从六品;大使、副使各一人,库子二人,本把二人。

  • 北院宣徽使

    官名。辽朝置,属北面官,又称“宣徽北院使”。总领宣徽北院事。

  • 左右虎贲率倅长中士

    官名。见“左右虎贲率上士”。

  • 税课局

    官署名。明朝置于地方各县的税务部门。掌一县商业税及财产税的征收。设大使一人,从九品。官署名。明置,掌税收、税契。在府称司,在县称局。见《明史·职官四·税课司》。

  • 闾有司

    官名。乡官。春秋齐国置。掌闾门开闭。《管子·立政》:“置闾有司,以时开闭,闾有司观出入者,以复于里尉。凡出入不时,衣服不中,圈属辟徒不顺于常者,闾有司见之,复无时。”

  • 南部长

    官名。北魏置,尚书省南部尚书属官(一说为南部曹次官,与大夫不并置)。协助尚书、大夫管理南方州郡事务,并负责上奏。孝文帝太和(477—499)改制时废。

  • 征税科

    海关征税部职员的一种,即“内班”。见“征税部”。

  • 南宫

    ① 尚书台(省)别称。《后汉书·郑弘传》:“建初(76—84)初,为尚书令”,“前后所陈有补益王政者,皆著之南宫,以为故事”。《全唐诗》卷三八五张籍《新除水曹郎答白舍人见贺》: “年过五十到南宫,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