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历史百科>古代官职>藩司

藩司

明、清“布政使”别称。


1、指州刺史。南北朝时以宗室诸侯王为州刺史,因称藩司。梁沈休文(约)《齐故安陆昭王碑文》:“男女老幼,大临街衢……并求入奉灵櫬,藩司抑而不许。”

2、明清两代布政使的别称,又称“藩台”、“方伯”,主管一省的人事和财务。详见“布政使”、“布政司”条。

猜你喜欢

  • 四方馆监置

    官名。隋置,掌安置外国使者的驼马船车,并纠察非违。

  • 管干宫观

    宋朝宫观官名。北宋有管勾宫观,南宋避高宗赵构名讳改。参见“宫观官”。

  • 开封府尹

    官名。五代以开封为京都,始置。宋初沿置,以亲王充任,从三品,为开封府行政长官。其后不置,而以权知府事领其职。徽宗崇宁三年(1104),复置一人,以文臣充,位在六曹尚书之下、侍郎之上。北宋亡,遂废。官名

  • 内府中士

    官名。西魏,北周天官府太府中大夫内府上士佐官。正二命。

  • 司士中大夫

    官名。北周《周礼》夏官之属有司士下大夫二人,掌理群臣的名籍,主管黜陟、计比、征召的政令及正朝仪等事。北周依《周礼》之制置司士中大夫,正五命,属夏官府。任此职者见《周书·裴宽传》:“武成二年(公元560

  • 州军府防閤将军

    官名。南朝末始置,掌军府警卫。《宋书·建平王宏传》记刘景素为都督南徐州刺史、镇北将军,有防閤将军王季符。齐梁陈诸代沿置。

  • 田赋司郎中

    官名。清末度支部田赋司主官。光绪三十二年(1906)设。三人,正五品,奏补。掌总核本司所属事宜。

  • 县正堂

    县长官正式办公的地方是县衙的正堂,县官所出文告,有时用它做县长官的代称。

  • 大三司使

    唐德宗以后,有大狱,即以御史中丞、刑部侍郎、大理卿合议审理,称大三司使。

  • 掌冶方丞

    官名。唐太宗贞观元年(627)置,武则天垂拱元年(685)改名掌冶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