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按规定每月参拜皇帝一次的官员,称月参官。参看“月参”条。
官名。① 明朝京营三大营之领兵官。嘉靖二十九年(1550)设。有随征千总四人,随营千总二十人。位在中军以下,把总之上。② 清朝绿营军之下级军官,即基层组织“汛”之领兵官。位在守备之下,正六品。掌巡守营
官署名。北齐置,掌管邺城东市的事务,设令、丞为长贰,属司州牧。
北魏尚书省官署总称。道武帝天兴二年(399)分尚书三十六曹及其他官署置,分理各项政务。各设大夫主持。
唐古特官。清设于前藏,秩五品,属唐古特文官。员额二人,其职掌为管理街道,治理拉萨之藏民,其性质与内地的警察相同。民国时期沿置。
官名。北魏置,为后宫女职。孝文帝改定内官,视四品。
见“商部左丞”。
官制用语。凡秩比二百石、四百石、六百石的官员,其官印为铜质,印绶黄色,刻文曰某官之印。
宫中女官名。隋文帝时置,员额三人,为尚寝的属官,掌铺设洒扫。
官名。西魏、北周冬官府司色下大夫漆工中士佐官,正一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