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历史百科>古代官职>端尹

端尹

官名,即太子詹事,唐高宗龙朔二年 (662)改,咸亨元年 (670)复名詹事。参见“詹事”。


官名。唐有此官,为太子官属之长,统东宫事。秦始置詹事,掌皇后和太子家事,东汉废,魏晋复置,历代相沿。唐初也置,唐高宗龙朔二年改称端尹,“统东宫三寺十率府之政令”。见《旧唐书·职官三·东宫官属·太子詹事》。刘宋时代京畿长官称端尹。“及职司端尹,赞戎两宫。”见《宋书·刘秀之传》。

猜你喜欢

  • ① 以下级拟上级。《公羊传·隆公五年》: “讥始僭诸公也。”何休注: “僭,齐也。下仿上之辞”。②以下级犯上级。《谷梁传·隆公五年》: “始僭乐矣。”范宁注: “下犯上谓之僭。”

  • 梦官

    梦官,掌管占梦解梦的官。古人迷信,以神道设教,故置梦官,依梦中之事来推断吉凶。《诗经·小雅·无羊》:“牧人乃梦,众维鱼矣,旐为旟矣,大人占之,众为鱼矣,实维丰年,旐为旟矣,家室溱溱。”汉郑玄笺云:“牧

  • 避房法

    选举制度。宋朝贡举考试考校试卷的一项规定。举人三场试卷,分发贡院帘内各房,由点检试卷官考校,决定高下去取。若举人与本房考官有亲属关系,则应避嫌,将试卷转别房考校,称避房法。铨试、公试、上舍试亦行此法。

  • 承徽寺卿

    官名。为承徽寺的主官,见“承徽寺”。

  • 塞尉

    官名。汉朝缘边郡县守塞武官。官名,汉置,为边郡守塞武官,掌把守要塞。

  • 大行台郎

    “大行台郎中”的省称。

  • 分封制

    中国奴隶社会的政权组织形式。夏代以不平等的部落联盟的方式来组织政权,夏王是从属部落的共主,从属部落对夏王有服属与贡纳的义务。其详情已不可考。商代分封诸侯,有侯、伯、子、田、男等称号,受封者或为子弟、功

  • 右大丞相

    官名。北魏以来常于“丞相”上加大字以示尊崇。北周静帝大象二年(580) 置左、右大丞相,以宇文赞为右大丞相,位在左大丞相下。不久罢。参见“大丞相”。

  • 太子司经

    官名。金朝置,属宫师府。掌太子所用的经史图籍、笔砚等事。秩正八品。官名。金置,属詹事院,秩正八品,掌经史图籍笔砚等事。佐官有司经副,正九品。

  • 护卫府

    官署名。辽制北面御帐官中有北南二护卫府,掌北南二院护卫之事。分见“南护卫府”与“北护卫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