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历史百科>古代官职>空军总司令部

空军总司令部

空军指挥机关。国民党政府设置,为国防部所属四大军种司令部之一,由原军事委员会的航空委员会改建而成,管辖空军各部队、学校、工厂、航空站以及空军特务旅、航空工程兵、防空部队等。设总司令一人,为中将级;副总司令一人,为中将或少将级;参谋长一人,为少将级;下辖各室、署、处。总司令办公室,办理一切文书和事务性事务。设主任一人,为中校或少校级;下设秘书、副官及文书人员。各署为一般参谋业务机构:第一署,掌理空军人事,凡培养、统计、铨叙、任免、考核、奖惩等事项均属之;第二署,掌理国内外有关空军情报的收集、整理、研究、判断,兼掌战史业务;第三署,掌理空军的作战计划和指挥, 与陆海军的连系,兼掌对空军训练计划及监督;第四署,掌理空军机关、部队补给的筹划及实施;第五署,掌理空军部队、学校的编制、筹建等业务;第六署,掌理有关空军的科学技术研究事项。各署设署长一人,为上校级;副署长一人,为上校或中校级。每处设二至三科不等,处长为中校或少校级。处下设科,科长为少校级。各科设参谋、科员三至五人不等。下列各处为特别参谋和专业性机构:新闻处,掌理空军政治工作和政工人事的管理;财务处,掌理财务计划,经费的领发、保管,兼掌预算业务;监察处,掌理空军的纪律、财务的监察业务;军法处,掌理空军机关、部队的有关军法事宜; 防空处, 掌理空军各基地、机关防空计划,管理防空部队等;工程处,掌理航空工程计划和实施,管理工程部队;气象处,掌理气象机构的筹建、管理,气象部队的训练、管理;通信处,掌理空军所有通讯机构、部队的筹建、训练、管理;军医处,掌理空军所有卫生机构的筹建、管理、药物、医疗器械的补充。各处设处长一人,为上校、中校或同等佐属;处下设科不等,科长为中校、少校或同等佐属;每科设科员三至五人不等,为上尉以下军官或同等佐属。另有副官处, 掌理全部人事、文电、通信、收发、档案等业务;总务处,掌理全部行政管理及事务。其编制与其他各处大体相同。

猜你喜欢

  • 旧指皇帝颁布的诏令。如圣谕、谕旨、上谕等。清代凡皇帝主动发布的指示性命令称谕,根据臣工的请示报告而发布的答复性指示称旨。参见“上谕”。

  • 集贤院副知院事

    官名。唐开元十三年(公元725年)宰相张说知集贤院事,以左常侍徐坚为副知院事,以后遂为成例,以常侍一人为之,为集贤院的副长官。金称同知集贤院事。

  • 赞军校尉

    官名。东汉献帝建安(196—220)中孙权置。以鲁肃为之,参赞军谋,助画方略。见《三国志·鲁肃传》。官名,东汉末年孙权置,掌参赞军谋。《三国志·吴书·鲁肃传》:“遂任瑜以行事,以肃为赞军校尉。”

  • 郡尹

    官名,西汉末年王莽改郡太守曰郡大尹,郡尹即郡大尹,职如太守,掌治其郡。见《汉书·王莽传》。

  • 太仆院

    官署名。元世祖至元十九年(1282)由尚牧监改名。掌系官马匹出纳,马具制作。后改名卫尉院,太仆寺。成宗大德十一年(1307)复旧,武宗至大四年(1311)改称太仆寺。

  • 内阁印铸局

    清末责任内阁的内部机构。掌编辑发行官报及法令全书、职官录,印刷官报、官文书,铸造、颁发印信。以局长、副局长为主官,下设佥事、艺师、艺士、录事等,分理各项事务。

  • 建康令丞

    官名。三国吴、东晋与南朝宋齐梁陈均以建康为京县,以建康令及丞为正副主官,属丹阳尹。《隋书·百官志》谓陈建康令秩千石,第七品。

  • 都税司

    官署名。明朝设置于京师顺天府,掌境内税务工作。设大使一人,从九品,副使一人。

  • 警备司令部

    军事机关名。国民党政府于抗日战争时在大中城市设置,以维持社会治安和统治秩序。抗日战争胜利以后,曾在南京、北平、武汉、昆明等地设警备总司令部,其组织规模相当于较小的绥靖公署。惟民国三十八年(公元1949

  • 厩令史

    官名,汉置,为郡县佐吏,掌厩马等事。张掖郡昭武县等及边郡皆置此官。见《居延汉简·释文三》。县分职吏名。汉置,《居延汉简释文》卷三有“厩啬夫千秋里马敞”,又有“昭武厩令史乐成里公乘尹昌”,厩令史与厩啬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