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历史百科>古代官职>禁苑啬夫

禁苑啬夫

官名,秦汉置,掌禁苑。禁苑是专供君主游猎的地方。秦昭王时有禁苑五处,每苑设啬夫一人,掌管苑事。见《韩非子·外储说右下》。远离京城的禁苑,由县代管。见《睡虎地·秦简》。汉禁苑也置啬夫。


官名。禁苑是直属朝廷的苑囿,《韩非子·外储说右下篇》记秦昭王时即建有五苑,专供君主游猎之用,禁止民人入内;故称禁苑。据《睡虎地秦墓竹简·内史杂》记载,禁苑以啬夫为主官,其下设宪盗一职,掌捕盗,均由内史任命。禁苑有的远离京师而靠近县城,若其啬夫有缺,县可以派人代理之,依《厩苑律》行事。

猜你喜欢

  • 采山啬夫

    官名,秦汉皆置于有矿山的郡县,掌采矿;下设属吏,地位与县令相当。参看《汉书·地理志》。官名。战国时秦置,见《睡虎地秦墓竹简·秦律杂抄》。采山是管理铁矿生产的机构。设于有矿产的县,似应直属于朝廷。采山的

  • 工曹清吏司

    官署名。北京行部所属六曹清吏司之一。明永乐元年 (1403) 始置,设郎中一人,正五品,员外郎一人,从五品,主事一人,正六品。十八年迁都北京,遂罢。参见“北京行部”。

  • 咸安宫官学

    官学名。清雍正六年(公元1728年)设于西华门内咸安宫,属内务府。专门培养上三旗及满洲八旗官学生。设管理事务大臣、协理事务大臣各一人,总裁满二人、汉四人,总管七人(由内务府司员兼任),满汉文及翻译教习

  • 王国郎中

    官名。西汉始置,属王国郎中令。侍从王的左右,多以文学之士充任。《汉书·枚乘传》记枚乘“为吴王濞郎中”,同书《韩延寿传》记韩义“为燕郎中,同书《淮南王安传》记淮南王刘安时有郎中雷波,因“太子数恶波,王使

  • 都功德使司

    见“功德司”。

  • 监军司

    官署名。西夏设置,为地方军区机关。西夏之制,分全国为左右两厢,共设十二监军司。左厢六:一、神军司,驻夏州弥陀洞;二、祥祐军司,驻石州(在今米脂县西北);三、嘉宁军司,驻宥州;四、静塞军司,驻韦州;五、

  • 司天监

    ①官名。唐肃宗乾元元年(758)改太史令置,为司天台(监)长官,升从三品,掌察天文,稽历数。北宋初为司天监长官,神宗元丰(1078—1085)改制,复名太史令,隶秘书省。辽朝沿置,亦名太史令。金朝秘书

  • 提举帐勾磨勘司

    官署名。简称帐司。北宋神宗熙宁五年(1072)置,隶三司。掌稽查清理财赋簿书文籍,钩考钱财盈亏多寡。设提举官、同提举官、帐勾官、催驱官各一人。元丰(1078—1085)改制,并归比部。

  • 改旗

    允许旗入官员改变旗籍,为清代褒奖官员方式之一。如镶白旗人高其位因功授文渊阁大学士兼礼部尚书,加太子太傅,改隶镶黄旗。

  • 鸿胪卿

    官名。晋、南朝宋时为大鸿胪的别称。梁、陈由大鸿胪改名,有丞,掌朝会时赞导礼仪。梁九班,陈三品、中二千石。北齐置为鸿胪寺长官,三品。历朝沿置,亦称“鸿胪寺卿”。隋初正三品,炀帝改从三品,唐因之。唐高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