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历史百科>古代官职>祠部牒

祠部牒

即“度牒”。

猜你喜欢

  • 中书通事郎

    官名。三国魏置,为中书令属官。位在黄门郎下。章奏经黄门郎署名后,由此职进呈给皇帝,并为皇帝读奏章。经皇帝同意后,代皇帝批阅意见。位虽不高而权任甚重。亦省称为中书郎。西晋改为中书侍郎。一说魏末已称中书侍

  • 恭圣侯

    北齐时封孔子的后裔为恭圣侯。

  • 朝褂

    服饰名。参见“补服”。

  • 右卫中郎将

    官名。唐高祖武德五年(622) 改右翊卫为右卫府而置,高宗龙朔二年(662) 去府字,置一人,正四品下,将军缺,则代之,掌贰上将军事。宋朝置为环卫官,无定员,无职掌,多以宗室为之,亦用为武臣赠典或武官

  • 泉部局丞

    官名。北齐置。参见“泉部局”。

  • 外城巡警总厅总务处

    同“内城巡警总厅总务处”,参见该条。

  • 巴雅喇堆额真

    即“巴牙喇纛额真”。

  • 回回国子学

    学校名。元世祖至元二十六年(1289)始置,教授亦思替非文字,即波斯文字,寻罢。见“回回国子监”。

  • 奎章阁大学士

    官名。元设此官,正二品,掌考帝王之治。参看“奎章阁学士院”条。官名。元置,秩正二品,员额四人,为奎章阁的长官。

  • 十三仓监督

    见“京通十三仓场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