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礼仪院事
见“礼仪院”。
见“礼仪院”。
唐高祖武德九年封孔子的后代为褒圣侯。见《新唐书·礼乐志五》。
即“第一领民酋长”。唐朝人修史时因避讳改。见“第一领民酋长”。
官名。宋有此加官,散官无职事;而地位高于正职。见《宋史·职官九·检校官》。
官名。西汉武帝时置,统水军出战。东汉沿置。三国魏以后成为将军名号之一,不专用于水军将领,五品。南朝梁武帝天监七年(508) 定为武职二十四班中的六班,陈拟八品、比秩六百石。北齐从五品。杂号将军名,西汉
以龙名官。详见“龙官”条。太皞部落诸氏族首领的通称。见“太皞”。
宋代三司内部机构,为度支八案之一。掌军中春冬衣、百官俸禄、左藏钱帛、香药榷易。
科举制科之一。唐代设置, 属文类科目。先天元年(公元712年)诏举,韩休及第。
官名。即“陕西清吏司员外郎”。
官署名。南宋置,编修会要,属秘书省。设提举编修会要,以宰相兼; 提举诸司官、承受官、主管诸司官,皆以国史日历所官兼任。官署名。宋代置,属秘书省。绍兴九年(公元1139年)命秘书省官校《国朝会要》。乾道
官名。北齐太常寺所属有诸陵署,置令及丞,掌守卫山陵等事。隋唐沿置。宋不设署,以诸陵祭祀之事归宗正。金复设诸陵署,以涿州刺史任提点山陵,正五品,其下置令、丞、直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