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历史百科>古代官职>流外

流外

官制用语。在一定官阶、品位之外,谓流外;相反,则为流内。南朝梁指位不登乡品二品、十八班之外的七班,皆以寒微士人为之; 从此班者方得进登十八班之第一班。梁武帝天监七年 (508)所置位不登乡品二品、在武官二十四班之外的八班,亦为流外,大通三年(529)并入武职二十四班。陈沿梁制。北齐循北魏官制,置流外九品。流外勋品与品官同,各给事力。西魏废帝三年(554)改流外品为九秩,以九为上。隋朝九品正官、九品视官外,又置流外勋品至九品、视流外勋品至九品,皆无上下阶。唐朝沿置,以诸司令史,赞者、典谒、亭长、掌固等为流外勋品至九品,视流外亦置勋品至九品。玄宗开元(713—741)初,唯留萨宣府袄祝、萨宝率府、萨宝府史。宋朝为杂流之一,为储司吏职及诸州、监司吏人在九品之外者,依选限可补授低级品官,称为入流,具有流外出身。其后,渐以流外称作未入流。


指九品以下的官。一至九品官称流内官,九品以下的称流外官,或称未入流。京师官署中的吏员,多属流外官。流外官也分九级,流外官也可转升为流内官。

猜你喜欢

  • 持书侍御史

    即“治书持御史”。唐朝人避高宗李治名讳改。官名,也省称持书或持书平,又名治书侍御史,掌评全国疑案。《通典·职官·御史台》:“御史中丞,旧持书侍御史也。”《晋书·职官志》:“汉宣帝幸宣室,斋居而决事,令

  • 典钟表

    官名。太平天国设置,为天朝典官,掌修理钟表。员额二十人,官阶为职同监军。

  • 副主考

    参见“主考”。

  • 剧县

    ①难治之县。《后汉书》卷五《安帝纪》: “诏曰: ‘自今长吏被考,竟未报。自非父母丧,无故辄去职者,剧县十岁、平县五岁以上,乃得次用。”②金朝县的等级名。凡户口在二万五千户以上者为剧县,又称次赤。设令

  • 判职方司

    官名。北宋前期置,见“职方司”。

  • 正直长

    官名。唐朝诸军卫置。宋朝仅存空名,未尝除授。

  • 中城将军

    官名,又称五威中城将军,为中城四关将军之一,掌城门。《汉书·王莽传》:“置五威司命,中城四关将军。司命司上公以下,中城主十二城门……汝作五威中城将军,中德既成,天下说符。”

  • 撢人

    官名。《周礼》夏官之属。一说为周朝置。 掌政治宣传。《周礼·夏官》: “撢人,中士四人,史四人,徒八人”,“掌诵王志道国之政事,以巡天下之邦国而语之,使万民和说而正王面。”官名。周置,掌传王志及国事于

  • 药蜜库

    官署名。宋朝初年置,掌收纳储存糖、蜜、药物,以供医马之用。设监官三人,以京朝官及三班使臣充任。真宗大中祥符七年(1014)改置二人,皆差京朝官充任。神宗熙宁三年(1070),并入杂物库。

  • 左右武卫

    (1)隋炀帝时府兵十二卫之一。本名左右武卫府,大业三年(公元607年)去“府”字称左右武卫。掌领外军宿卫。所领府兵称熊渠卫士,设官同“左右翊卫”,参见该条。(2)唐府兵十卫中的两卫。隋炀帝时有左右武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