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历史百科>古代官职>河东陕西等处转运盐使司

河东陕西等处转运盐使司

官署名。元朝置,秩正三品。掌措办盐货。蒙古太宗时,以平阳课税所掌盐课。后置立运司,世祖至元二十三年(1286)改为陕西都转运司,掌诸色课税。二十九年,置盐运司,专掌盐课。仁宗延祐六年(1319),定名为河东陕西等处转运盐使司,隶户部。设转运使二员,同知、副使各 一员。下辖解盐场、河东等处解盐管民提领所、安邑等处解盐管民提领所三机构。


官署名。元置,属户部。掌场灶榷办盐货。元初,置平阳府征收课税所。中统二年(公元1261年)改置转运司,置提举解盐司。至元二年(公元1265年)罢运司,命地方衙门掌盐税之事。旋复置转运司。二十三年(公元1286年)置陕西都转运司,总领诸色课税。二十九年(公元1292年)置盐运司,专掌盐课,其余课税归地方衙门。解盐司亦罢废。延祐六年(公元1319年)改为河东陕西等处都转运盐使司,秩正三品。设官员额品秩同大都河间等路都转运盐使司。所辖有解盐场、河东等处解盐管民提领所、安邑等处解盐管民提领所。参见“大都河间等路都转运盐使司”。

猜你喜欢

  • 中央政治委员会法制委员会

    中央政治委员会所设专门委员会之一。见“中国国民党中央政治委员会”。

  • 统计局副局长

    官名。清末责任内阁属官。宣统三年(1911)四月成立责任内阁,始置。一人,简任。职任辅佐局长管理司务,局长有事故时得代行其职。

  • 大都宪

    明朝巡抚之别称。

  • 太子司馔

    官名。见“司馔”。

  • 办事员

    官名。北洋政府设置。(1)审计处各股设,相当于科员。(2) 陆海军大元帅统率办事处设,由参谋总长、陆海军总长等充任,为办事处的主要职员。

  • 土指挥使

    武职土官名。清制,秩正三品,甘肃地区置五人:平番县属连城、大营湾、古城各一人,河州韩家集一人,狄道州临洮卫一人,青海地区置三人:南川一人,寄彦才沟一人,北川一人;云南省置二人:普洱府属孟艮、整欠各一人

  • 茂材异等

    察举科目之一。实行于汉代。茂材在西汉本称秀才,东汉时避光武帝讳始改称茂材。茂材的含义,据《汉书·刘濞传》颜师古注说:“茂,美也, 茂材者, 有美材之人也。”始于武帝元封元年(公元前110年)诏令州郡察

  • 四库照磨兼架阁库管勾

    官名。元置,属户部。至元二十八年(公元1291年),以户部万亿宝源、万亿广源、万亿绮源、万亿赋源四库钱币事繁,置四库照磨兼架阁库管勾一人,主管四库文书,照刷卷宗及收藏簿籍等事。

  • 太子直前

    官名。北齐置。属太子左、右卫坊,掌东宫禁卫,从六品。隋朝罢。东宫武官名。南朝梁有东宫直前,胡颖曾任此职,见《陈书》。北齐置太子直前,属左右卫坊。见“左右卫坊率”。

  • 五官中郎

    官名。东汉隶五官中郎将,比六百石,无员,更直执戟,宿卫诸殿门,出充车骑,实为后备官员,以供选用。三国时吴仍置。官名,汉置,为五官中郎将属官,俸比六百石,掌持戟值班,宿卫殿门,出充车骑。见《后汉书·百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