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东山西等处铁冶都提举司
官署名。元朝置。世祖至元四年(1267),立西京路洞冶总管府,掌河东地区金、铁等冶炼。七年,罢。十三年,立平阳等路采金铁冶提举司。十四年,罢。其后提举司废置不常。成宗大德三年(1299),置河东山西铁冶提举司。武宗至大元年(1308),升为都提举司,掌大通、兴国、惠民、利国、益国、闰富、丰宁等八冶。秩正四品。设提举、同提举、副提举各一员。仁宗延祐三年(1316),于五台灵鹫寺置司。
官署名。元朝置。世祖至元四年(1267),立西京路洞冶总管府,掌河东地区金、铁等冶炼。七年,罢。十三年,立平阳等路采金铁冶提举司。十四年,罢。其后提举司废置不常。成宗大德三年(1299),置河东山西铁冶提举司。武宗至大元年(1308),升为都提举司,掌大通、兴国、惠民、利国、益国、闰富、丰宁等八冶。秩正四品。设提举、同提举、副提举各一员。仁宗延祐三年(1316),于五台灵鹫寺置司。
见“侍御史知杂事”。官名。唐置,属御史台台院,以年资最老的侍御史充任,员额一人,主管御史进名、改迁以及台内一切事务。号称台端,亦谓之杂端。
官名。西魏、北周夏官府右武伯中大夫右骁骑率上士属官,正一命。
航空队指挥机关。北洋政府于民国十二年(公元1923年)设立,属陆军部。管辖仅有的一个航空队。
官名。北魏置,为内廷官。赵万里《汉魏南北朝墓志集释》图版二四九之二《侯刚墓志》: “太和五年(481),文明太后调(侯刚)为内小。季年,从驾襄沔,以军功转虎威将军,冗从仆射,尝食典御。”还有秘书内小、
九卿官署合称。《晋书·荀勖传》:“私谓九寺可并于尚书,兰台宜省付三府。”初为列卿主管的中央各行政机关的泛称。北魏、北齐以来,始专指太常、光禄、卫尉、宗正、太仆、大理、鸿胪、司农、太府九寺,设寺卿、少卿
杂任职名。唐置,属门下省,员额一人,掌装潢之事。
管理粮仓的小吏。春秋战国置。《韩非子·内储说》: “黎种贵而廪吏覆。”泛指掌仓谷的官吏。
清朝兵部职方清吏司所属之办事机构。额设经承一人。
即“库掌”。
指太子二率,即太子左、右卫率。